[实用新型]除浮系统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0669.8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茹全发;翟虎岗;刘莺;娄喜东;王晓宏;付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四○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73285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乏燃料接受与贮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浮系统改进。
背景技术
除浮系统是池水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离子交换系统共同完成贮存池池水净化的目的。为了使池水指标达到运行要求,需定期运行池面除浮系统或当水池表层池水浮渣较多,表面较脏、卸料等工作开始前,需进行池面除浮。
当需要进行池面除浮时,池水经池面除浮器送入除浮泵、由除浮泵送入除浮过滤器,过滤除去浮渣后的池水经池水进口管返回水池。
原设计池面除浮流程设计不合理,见图1,每次除浮时,需用软管连接过门桥吊轨道将池面除浮器管路(E)与除浮系统管路(P)相接,在除浮系统运行期间必须停止门桥吊作业,除浮运行结束后必须拆除连接,否则妨碍门桥吊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消除交叉作业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操作人员工作强度,使得除浮系统运行与门桥吊操作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除浮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除浮系统改进,包括撇沫器、除浮过滤器、阀门、除浮泵,不锈钢管B,除浮泵通过不锈钢管A与除浮过滤器和阀门相连,撇沫器通过钢管与阀门相连,其中,不锈钢管A将A池、转换池、B1池、B2池的撇沫器连接,在4个撇沫器之前增加阀门。
如上所述的一种除浮系统改进,其中,在门桥吊基础以下用一根不锈钢 管B作为总管,与将A池、转换池、B1池、B2池连接的不锈钢管A相连,不锈钢管B另一端与除浮泵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实施后运行正常,消除了交叉作业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操作人员工作强度,使得除浮系统运行与门桥吊操作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达到预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改造前除浮系统示意图;
图2是改造后除浮系统示意图;
图中:1.撇沫器,2.除浮过滤器,3.阀门,4.不锈钢管A,5.除浮泵,6.门桥吊轨道,7.不锈钢管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除浮系统改进进行介绍:
如图2所示,一种除浮系统改进,包括撇沫器1、除浮过滤器2、阀门3、除浮泵5,除浮泵5通过不锈钢管A4与除浮过滤器2和阀门3相连,撇沫器1通过钢管与阀门3相连,其特征在于:不锈钢管A4将A池、转换池、B1池、B2池的撇沫器连接,在4个撇沫器1之前增加阀门3。
如上所述的一种除浮系统改进,其中,在门桥吊基础以下用一根不锈钢管B7作为总管,与将A池、转换池、B1池、B2池连接的不锈钢管A4相连,不锈钢管B7另一端与除浮泵相连。
将软管连接均改为穿池壁连接。在门桥吊基础以下用一根不锈钢管作为总管,A池、转换池、B1池、B2池的接口(E)连接在总管上,并在每个池子的撇沫器之前(E)增加阀门,总管另一端与除浮系统管路(P)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四○四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四○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0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