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微手术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7570.2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6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朝;胡大海;王耀军;朱雄翔;韩军涛;董茂龙;韩夫;杨晨;胡晓龙;折涛;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A61B17/30;A61B17/062;A61B17/3201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微 手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在对带血管蒂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手术时用于进行血管吻合过程的显微手术笔。
背景技术
显微外科是通过利用光学放大设备和显微外科器材,进行精细手术的学科。光学放大设备以及显微外科器材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半个世纪以来,正是基于这两方面条件的逐步改善,使得显微外科在国内外得到迅猛发展,并超越了学科的范畴,作为一种先进的外科技术,被各个临床科室广泛使用。
熟练掌握显微器械的应用对显微外科医生至关重要。然而,该技术目前仍然主要是在大的医院方能开展,其在各个层次医院的广泛普及仍旧没有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难以熟练掌握现有的显微器械。现在的显微血管镊均是采用可合拢的双叶叉组成,静息状态下处于张开状态,使用时需在稳住镊身的前提下,以拇指及食指或中指持续握持,使其处于夹闭状态。这种长时间的操作常导致术者手内肌疲劳、痉挛,其结果是使得术者手部颤动、操作稳定性下降,还可导致夹持组织局部的损伤,导致手术效果下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有显微器械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增加操作的舒适性、准确性、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效率及吻合成功率以及有利于大范围显微外科手术的普及和提高的显微手术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微手术笔,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显微手术笔包括具有吻合唇的笔头以及与笔头活动连接的笔芯;所述笔芯控制笔头吻合唇的张开和闭合。
上述笔头包括吻合唇、活动关节以及弹性钢丝;所述吻合唇通过活动关节与弹性钢丝连接;所述弹性钢丝与笔芯活动连接;所述吻合唇在静息状态下处于贴拢状态;所述弹性钢丝在静止状态下呈长梭形;所述笔芯推动弹性钢丝带动吻合唇的张开或闭合。
上述笔芯包括笔轴、设置在笔轴侧壁上的触动开关以及笔轴尾部的压缩弹簧;所述笔轴未设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笔头的弹性钢丝活动连接;所述触动开关带动笔轴对笔头吻合唇进行张开或闭合操作。
上述显微手术笔还包括笔身,所述笔头设置在笔身的端部;所述笔身套接在笔芯外部。
上述笔身包括笔筒;所述笔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触动开关活动凹槽;所述笔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笔头的固定支架以及用于封堵笔芯的螺丝帽;所述笔头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笔身的端部;所述笔轴尾部的压缩弹簧顶接于螺丝帽内部。
上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杆以及固定孔;所述笔头从固定孔伸入笔身中并顶接于笔轴上;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固定孔和笔身前端。
上述笔筒的长度是10cm~14cm,外径为0.8~1.2cm,内径为0.6~1.0cm。
上述笔头的吻合唇是直头或弯头的。
上述笔头包括但不限于显微镊、持针钳以及显微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微手术笔整体呈钢笔样结构,由笔身、可控制弹力的笔芯、可更换的笔头三部分组成。其中:笔身由前侧的笔尖固定支架及后侧的中空圆柱形笔筒组成;固定支架由尖端的笔头固定孔与连于其两翼的可供笔头弹性钢丝穿过的支撑杆组成;后侧的圆柱形笔筒长为10cm×14cm,外径为0.8-1.2cm,内径为0.6-1.0cm。其尾端有可拆卸的螺丝帽,距笔筒尾端2-4cm处、有可固定压缩弹簧,笔身中央有顺笔身方向的1cm×0.2cm的凹槽,可容纳笔芯开关上下活动;可控制弹力的笔芯由前侧的笔轴和后侧的压缩弹簧组成;笔轴直径为0.6-1.0cm,长为5-7cm,前端有可固定镊头尾端的螺母,后端与压缩弹簧相连,笔轴尾端1cm处有突起的0.5cm×0.2cm笔轴开关对应于笔身中央凹槽。压缩弹簧长为3-5cm。笔头长度为2-4cm,由中间的关节等分为前端的吻合唇和后侧的弹性钢丝;吻合唇在静息状态下处于贴拢状态,弹性钢丝在静止状态下呈长梭形,在推动笔芯开关后弹性钢丝逐渐变为扁圆形,吻合唇张开;笔头可更换,或为显微镊,或为持针钳,或为显微剪,可成直头也可称弯头;适用于带血管蒂的组织器官移植时的血管外膜剥离、血管夹持、血管末端修剪、缝针夹持等;其设计合理精巧、操作简洁省力、夹持效果确切。该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显微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因长时间握持所导致的手内肌肉疲劳、痉挛等缺点。大大增加了操作的舒适性、准确性,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效率及吻合成功率,有利于大范围显微外科手术的普及和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微手术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笔身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7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化疗药物的可降解止血纱布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弧形切割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