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纯化离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5563.9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徐斐;曹慧;范国华;王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B7/08 | 分类号: | B04B7/08;B04B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纯化 离心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管,具体涉及一种多级纯化离心管,属于生物工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纯化离心管广泛用于生物分子的纯化、浓缩、脱盐等操作中,纯化离心管具有操作简便,纯化时间短等诸多优势。
公知的纯化离心管构造是在硬质离心管中部加入了多孔滤膜,用离心力实现纯化与浓缩。但是,此离心管造价高,且为一次性耗材,提高了实验成本、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选择性差,如只需要某一分子量区间的物质,便要通过复杂的工序才能实现,时间、原料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纯化离心管,克服现有的纯化离心管造价高、不可重复利用、分离作用有限等不足。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对生物分子实现一步多级纯化,同时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物质截留在离心管的不同区域,而且能更换滤膜元件,节约成本,减少浪费。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级纯化离心管,包括:管体和盖子,所述管体上方设置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具有复数个可拆卸的节管;复数个所述节管内设置过滤的滤膜元件;所述滤膜元件包括:连接面、滤膜、引流管、样品槽、支撑面,所述连接面为中空的环形结构,外缘连接所述节管的内壁,内缘连接所述滤膜;所述滤膜,采用微孔滤膜材料围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壁为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上设置竖向的引流管;所述样品槽设置于所述滤膜的外围。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纯化离心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节管的数量为3个,包括:第一节管、第二节管、第三节管,其中所述第一节管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节管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三节管的下端闭合。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纯化离心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滤膜元件设置于所述节管的连接处,并与所述节管采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纯化离心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滤膜的过滤孔与所需截留分子量相匹配。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级纯化离心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连接面下方设置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不仅能对生物分子实现一步多级纯化,同时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物质截留在离心管的不同区域,而且能更换滤膜元件,节约成本,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纯化离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纯化离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管体10、第一节管11、第二节管12、第三节管13、盖子20、连接面31、滤膜32、引流管33、样品槽34、支撑面35、垫片3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厂商提供的条件进行。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纯化离心管的结构示意图(以两个滤膜元件为例)。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个滤膜元件和一个垫片)。如图1和图2所示,多级纯化离心管包括:管体10和盖子20,管体10上方设置盖子20。
管体10的外观及大小与普通离心管相同,以便匹配多种离心机,管体10设计成可拆卸的复数个节管。
如图1和图2所示,节管的数量为3个,包括:第一节管11、第二节管12、第三节管13,其中第一节管11为环状结构,第二节管12为环状结构,第三节管13的下端闭合。
滤膜元件设置于节管的连接处,并与节管采用可拆卸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复数个节管内设置过滤的滤膜元件。滤膜元件包括:连接面31、滤膜32、引流管33、样品槽34、支撑面35,可以制成一体式结构。
连接面31选用具有一定韧性的惰性材料,如连接面31加做薄薄一片的橡胶材料,起到减震的作用。目前市售的离心管塑料材质,离心力大的话很容易碎裂。
其中,图1以两个滤膜元件为例。图1是要求截留分子量在A-B之间的这种情况。图2以一个滤膜元件和一个垫片为例,连接面31下方设置垫片36,图2是要求分子量大于或者小于C,就不用两个滤膜元件,只用一个,另一个空位用垫片36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55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装置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免工具安装扣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