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冷源风机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5418.0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付维纲;车轮飞;林昶隆;杨礼桢;刘俊;蔡崇庆;赵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冷源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设备,具体的是指一种双冷源风机盘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地铁车站中,白天正常运营时段内,公共区及设备管理用房区空调冷源均采用冷水机组;夜间非正常运营时段内,冷负荷最大的公共区无需制冷,而部分设备管理用房仍需开启空调,此时该部分房间的冷负荷并不大,采用了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车站冷水机组关闭,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使两套系统相互备用,同时也可使冷水机组长期在高效区运行。但是问题在于这些需要24小时空气调节的房间采用了两套末端装置,这样一方面占用本已紧张的地下空间,另一方面增加了投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常规系统使用两套末端设备的弊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实施方便,且冷水机组和变频多联室外机能够共用的双冷源风机盘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双冷源风机盘管,包括风机、盘管和箱体,所述风机、盘管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箱体上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盘管包括两组独立的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述第一盘管与冷水机组集中提供的空调冷冻水换热,所述第二盘管与变频多联室外机常用的制冷剂换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盘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冷水机组连通成回路;所述第二盘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供液管和回气管与变频多联室外机连通成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控制进水管通断的第一电动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供液管上设置有控制供液管通断的第二电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使一套末端风机盘管系统对应两种冷源制冷方式,实现一机两用。节省初投资和宝贵的地下安装空间,并且控制调节简单。该盘管可以根据空调主机的启停控制相应的换热器启停,实现两种不同的空调形式共用一套末端设备的可行性。只需安装两组换热器,就可以实现一机两用,节省地下空间和设备成本,实现了地铁车站部分房间空调装置的一体化,将两种不同形式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设备组合为一体,节省了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地铁车站需要24小时空气调节的房间,能在地铁车站中进行推广、借鉴和应用,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出水管,3、供液管,4、回气管,5、第一盘管,6、第二盘管,7、送风口,8、回风口,9、风机,10、冷水机组,11、变频多联室外机,12、箱体,F1、第一电动阀门,F2、第二电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的双冷源风机盘管,包括风机9、盘管和箱体12,风机9、盘管设置在箱体12内部,箱体上设有回风口8和送风口7,盘管包括两组独立的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第一盘管5与冷水机组10集中提供的空调冷冻水换热,第二盘管6与变频多联室外机11常用的制冷剂换热;第一盘管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进水管1和出水管2与冷水机组10连通成回路;第二盘管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供液管3和回气管4与变频多联室外机11连通成回路;进水管1上设置有控制进水管1通断的第一电动阀门F1;供液管3上设置有控制供液管3通断的第二电动阀门F2。
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为两组不同面积的换热器,当白天车站冷水机组10开启时,电动阀门F1接通,空调冷冻水由进水管1进入第一盘管5,与室内空气换热后由出水管2回到冷水机组10。当夜间车站冷水机组10停止运行时,部分仍需要空气调节的房间,开启变频多联室外机11,第二电动阀门F2随之接通,制冷剂冷媒由供液管3进入第一盘管6与室内空气换热后由回气管4回到变频多联室外机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风机盘管安装两组盘管,两组盘管分别与不同的制冷剂换热:一组与变频多联机常用的制冷剂换热,一组与冷水机组集中提供的空调冷冻水换热。同时,两组盘管在不同冷媒作用下,换热量是相同的,在这一原则下确定两组盘管的长度和换热形式。每组盘管与空调主机连接入口段设置电控阀,对应的主机开机时,此阀门开启,否则处于关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5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