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端子片、电极端子连接结构和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4821.1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9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聂秋根;巩桎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钟胜光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端子 连接 结构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端子片、电极端子连接结构和电池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对作为这些电子产品的驱动用电源的电池组和电路装置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对它们的安全性等性能、电池的连接结构和生产效率等生产工艺一直在进行各种研究。
专利文献CN201853762U中公开了一种电极端子片,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端子片的一端是具有用于识别该电极端子片的正反面的结构且用于与电池端面连接的端面部,另一端是用于与电极导线进行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端面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是主体部。还提供装配了上述电极端子片的电池。根据上述电极端子片,可以直接判断上述电极端子片的正反面及毛刺方向,从而在上述电极端子片装配在电池表面上时设定该端子片的放置方向,避免该端子片的毛刺面引起电池短路,由此提高电池安全性,同时也明确了该端子片与导线束的焊接面方向,避免了套管被戳破,提高电池安全性及绝缘性。
专利文献CN201256160Y中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L型镍片改良结构,其是用于将锂电池内所带有的保护电路板与电池电芯的极耳点焊在一起,取得与电芯电联接。所述L型镍片改良结构包括弯折成L型的镍片片体,该片体弯折部位的折痕线与片体自身纹路相垂直。其中,可以在片体的折痕线的一端或两端处开有缺口。由此,所述L型镍片改良结构的抗弯能力,使用寿命长,稳定性更好。
关于电池的电极端子片,通常一端为与电池电极点焊焊接的区域,另一端为与导线束进行焊锡焊接的区域。通常电极端子片与导线束进行焊锡焊接后得到电极端子连接结构,然后该电极端子连接结构与电池电极进行点焊而固定在电池电极上。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极端子片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普通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图1(b)为在焊锡焊接区域具有穿孔且在点焊区域具有用于识别电极端子片的正反面的倒角结构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现有的电极端子连接结构中,焊锡焊接区域和点焊区域这两者之间没有将上述两者分隔开的分隔部,即焊锡焊接区域和点焊区域这两者通常处于同一平面,因此进行焊锡焊接时使用的松香等助焊剂容易溢往点焊区域。这样,在进行点焊之前,需要对点焊区域存在的上述松香等助焊剂进行清洗,而且整个端子片表面的松香清洗过程较长,从而需要增加加工时间和成本。而且,如果清洗不干净,则会发生点焊不良的风险,因为在端子片表面上的松香清洗后,当清洗不到位,仍有松香残留时,有可能导致与电池点焊时发生点炸、虚焊等不良。
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公开解决这些课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提供一种在与导线进行焊锡焊接连接时,能够阻挡松香受热后的流动到点焊区域,从而省去了对点焊区域进行松香清洗工序,而且在点焊区域无松香残留的电极端子片、电极端子连接结构和电池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经过精心的研究,得到了下述的技术方案。
(1)、一种电极端子片,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端子片的一端为用于与导线进行焊锡焊接的焊锡焊接区域,另一端为用于与电极进行点焊的点焊区域,所述焊锡焊接区域和所述点焊区域这两者之间具有用于将上述两者分隔开的分隔部。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电极端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是凸起或凹槽。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电极端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锡焊接区域、所述点焊区域和所述分隔部是一体成型的。
(4)、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电极端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是通过冲压成型的。
(5)、根据上述(1)所述的电极端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是由镀层或涂层形成的凸起。
(6)、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电极端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片的材质为镍、铁镀镍或不锈钢。
(7)、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电极端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锡焊接区域的外轮廓为半圆弧形。
(8)、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电极端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锡焊接区域具有焊接孔。
(9)、一种电极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上述(1)~(8)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端子片和与该电极端子片的焊锡焊接区域连接的导线。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电极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与另外的电极或外部元件相连接。
(11)、根据上述(10)所述的电极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元件为温度保护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4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