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油自动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3924.6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王洪书;吴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林格纯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B01D17/025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油 自动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浮油自动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废水处理、油田码头、矿山油井等领域,通过浮油回收系统将废水中含有的轻质废油进行提取,从而进行二次利用使其变废为宝,也避免了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中国专利《200810246854.2---一种集油井浮油回收系统》公开了一种设置有低位回收油箱与回收油罐两级的浮油回收系统,依靠在集水井中设置的第一油层厚度传感器与在低位回收油箱中设置的第二油层厚度传感器进行监测与控制,并分别控制第一抽油泵与第二抽油泵进行分级提升。这种结构适合于大处理量的固定场合,回收油罐为固定式结构,通过在回收油罐内设置的油位计与排油电磁阀进行排油。
但是上述设备控制系统比较复杂,尤其是对于一些废油量不稳定,油量比较少的处理场合,不可能设置专用的大型回收油罐,而采用一些常规的油桶直接进行存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对每一个油桶都进行改造设置油位计或者传感器,而需要进行人工的干预,因此影响了整个回收系统的自动化与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浮油回收系统存在的控制系统复杂、自动化水平低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浮油自动回收系统,从而可以实现回收的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浮油自动回收系统,在废水处理调节池的隔油池液面上设置有自吸式油提升泵的浮筒,自吸式油提升泵的吸油泵通过吸油管路、并串联压力开关后输入二次油水分离罐,在隔油池内部设置有第一油位开关,通过其输出信号控制吸油泵的启闭;二次油水分离罐的输出口通过压力开关连接软管,软管的出口安装有自封式油枪,自封式油枪的枪嘴伸入油桶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油水分离罐底部设置有排水口,通过设置有排水阀的排水管连通至隔油池,二次油水分离罐内部设置有第二油位开关,通过其输出信号控制排水阀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封式油枪,利用其对油桶内液面的反馈自动实现整个管路的通断与电机的启闭,从而实现了浮油自动回收系统的自动化运作,避免了对回收油罐的专业改造,同时大大简化了控制系统,尤其是适合于处理油量较少、设备投资较小的项目与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污水进水管;2、隔油池;3、浮筒;4、废水处理调节池;5、吸油管路;6、第一油位开关;7、吸油泵;8、压力开关;9、二次油水分离罐;10、第二油位开关;11、软管;12、自封式油枪;13、油桶;14、排水阀;1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油自动回收系统设置在废水处理调节池4上方,废水处理调节池4通过在污水进水管1附近的隔挡分隔出隔油池2,在隔油池2的液面上设置有自吸式油提升泵的浮筒3,在浮筒3上方设置有推流搅拌电机,自吸式油提升泵的吸油泵7通过吸油管路5,并串联压力开关8后输入二次油水分离罐9,在隔油池2内部设置有第一油位开关6,通过其输出信号控制吸油泵7的启闭。二次油水分离罐9底部设置有排水口,通过设置有排水阀14的排水管15连通至隔油池2,二次油水分离罐9内部设置有第二油位开关10,对罐内的水位进行监测,并通过其输出信号控制排水阀14的启闭。二次油水分离罐9的输出口通过压力开关8连接软管11,软管11的出口安装有自封式油枪12,自封式油枪12的枪嘴伸入油桶13内。本实用新型由PLC触摸屏控制,带闪光报警灯、无线远距离报警、温控通风电加热器等附件。
本实用新型的自封式油枪12与加油站的加油枪完全相同,一旦油桶13内的液面升高至枪嘴位置,则油枪自动关闭,该自封式油枪12为市售商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林格纯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林格纯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39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