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压井作业密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1452.0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1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冯波;董奎峰;宋志强;李锋;张艳勋;曹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压井 作业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压井作业密封器,属油田采油工程修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井进行修理作业时使用的有关专用油管堵塞器的配套工具。
背景技术
油田修井作业时常采用压井液压井,使油层受到污染,影响了油层采收率。为了减少对油层的污染,通常在维修高压油气水井时,采用带压作业,即在不压井、不放喷、保持原井内压力情况下起下管柱,起下油管前,必须利用油管堵塞器堵塞油管,防止原油、水等高压液体进入油管内从井口外溢。由于井下处于高压状态,工具下井前需压井或防压,这样容易造成地层污染和延长工期。现有的堵塞器种类也不少,但用途单一,结构复杂,成功率不高。
中国专利ZL99253285.X介绍的“一种油管堵塞器”就是其中使用的一种油管堵塞器,该堵塞器能满足上下压差不大的油井作业,但对于上下压差较大的油井,该堵塞器达不到要求。在下入油管过程中,当堵塞器上部压力较大时,芯轴有可能剪断剪钉下行,使定位销被弹出,嵌入释放套与限位环构成的槽内,这时,芯轴中部凸起对释放套上分瓣爪的约束也被解除,停泵后,下压力上顶堵头带动芯轴和释放套整体上行,使分瓣爪向释放套轴心收回以便通过工作筒内的凸起,此时密封圈就起不到密封作用,导致堵塞器失效;另外该堵塞器只能实现一次下入,一次作用,不能实现一次下井多次使用。用途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局限、功能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不压井作业密封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不压井作业密封器,由上接头、底塞、下接头组成,底塞通过剪钉固定在上接头内,下接头与上接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底塞外壁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的上接头上部设有内台肩。
所述的上接头下部内有台阶,其内径小于底塞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一是结构简单,可用于光油管注水管柱的最下端,下管柱时密封油管、下到位后液压打掉密封活塞,油管连通完井、再次起油管时投入堵塞器,实现不压井起油管(下入时起密封作用、起出时起定位作用);二是可用于带工具串的注水管柱中,接在球座下端、可以先连通再投球、也可以带上球一块下井(只在下入时起密封作用);三是用于抽油泵下油管作业,接在抽油泵(固定球座)和筛管中间,可用一钢筋(直棍即可)将电泵下球座中球支起,下管时从泵下密封油管实现带压下钻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由附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由上接头1、底塞4、下接头5组成,底塞4通过剪钉3固定在上接头1内,下接头5与上接头1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底塞4外壁安装有密封圈2。
所述的上接头1上部设有内台肩,这种结构可在起出管柱时,对投入的油管堵塞器起到定位作用。
所述的上接头1下部内有台阶,其内径小于底塞4的外径,它可防止下管过程中,因下井压力将剪钉3提前剪断,使底塞4上行而导致密封作用失效。
用于光油管注水管柱: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到下井管柱的最下端下入井内,当管柱下到位置后,打压将剪钉3剪断,底塞4下行到井底,油管连通完井;再次起油管时,井口投入滑块式油管堵塞器并坐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头1上部的内台肩内,油管堵塞器正好密封其上端油管内通道,实现起管不压井、不放喷带压作业。
用于分层注水管柱:分层注水管柱下端带有单流球座,如果是后投球球座,直接将本实用新型接在球座下端,下完管柱打压连通后投入密封球即可投注;如果是带密封球的球座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底塞4面上放一根适当长的金属棒再连接在球座的下端,金属棒的顶端正好顶起密封球使其密封球无法接触球座形成流体通道,保证打压时流体压力可以传到本实用新型的底塞4上,完成作业后井口加压,剪钉3被剪断,底塞4直接落入井底,金属棒也失去支承跟随落入井底连通投注。再次作业起管柱时,井口投入滑块式油管堵塞器并坐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头1上部的内台肩上,油管堵塞器正好密封其上端油管内通道,实现起管不压井、不放喷带压作业。
用于抽油泵管柱:抽油泵管柱由于有泵和泵下排液尾管,起钻时必须分为泵上堵塞防喷和泵下尾管堵塞防喷,下管柱时首先在尾管和筛管中间连接本实用新型,下完尾管加压将底塞4打掉落在筛管内,再在本实用新型的底塞4上放入金属棒并接在固定球座下端使金属棒正好顶起固定凡尔下井,下完抽油泵管柱后井口加压,底塞4和金属棒就掉在筛管里,再次作业时可以随油管起出。
用于增产措施管柱:对于下管柱不需要密封带压作业而只有起管柱才可能需要带压起钻的管柱,在如射孔、压裂、酸化等措施施工时,下管柱时井内常压不需密封,但在完成措施施工后,措施见效井喷,需要带压起管作业。增产措施管柱在下管柱时,去掉本实用新型内的底塞4,接在管柱中设计位置,起管作业时,从井口投入相应滑块式油管堵塞器完成油管堵塞,即可实现不压井防喷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1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松锁紧螺母
- 下一篇: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