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的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0240.0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5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光 |
主分类号: | E04F13/074 | 分类号: | E04F13/07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1005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顶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顶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室内吊顶通常会安装多种功能设备终端,如照明、消防、暖通、监控、警报等,而此类功能设备终端致使吊顶形成了凌乱的结构,且此类功能设备终端不便于安装、拆卸或更换。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顶的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吊顶的装配结构,包括内装发光体的第一灯架、侧板或内装发光体的第二灯架、连接架,第一灯架与侧板或第二灯架间通过所述的连接架相连,第一灯架与侧板或第二灯架之间形成功能空间。
优选的,功能空间置入功能设备终端,功能设备终端可以固定于所述的连接架,也可以固定于建筑吊顶顶面,还可以固定于第一灯架与侧板或第二灯架。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灯架、侧板或第二灯架分别向对侧形成一搁板。
优选的,功能空间与吊顶的风口或检修口相通。
进一步优选的,功能空间的下口装有格栅板,风口通过此格栅板与外部贯通。
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一灯架、侧板或第二灯架分别向对侧形成一搁板,两搁板间置放所述的格栅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灯架和/或第二灯架的下口装配透光板或透光罩,发光体的投射光线透过透光板或透光罩照向外部。
优选的,所述功能空间的下口由至少一格栅面板模块与至少一功能面板模块覆盖。
优选的,所述功能空间的下口由至少一功能面板模块覆盖。
优选的,所述功能空间的上口由一盖槽覆盖。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盖槽开有通孔,用于安装功能设备终端或者与建筑吊顶的风口或检修口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吊顶的装配结构具有一个功能空间,此功能空间可以置入诸多功能设备终端,此功能空间还可以与吊顶的风口或检修口相通,从而使整个吊顶的结构整洁、有序,又可以便于此类功能设备终端的安装、拆卸或更换。
此外,本实用新型吊顶的装配结构,其所采用的构件结构简单,且构件的通用性强、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仰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四的仰视图。
图8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五的仰视图。
图10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六的仰视图。
图12是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七的仰视图。
图14是喷淋面板模块结构图。
图15是烟感面板模块结构图。
图16是无线覆盖面板模块结构图。
图17是监控探头面板模块结构图。
图18是喇叭面板模块结构图。
图19是射灯面板模块结构图。
图20是圆形筒灯面板模块结构图。
图21是方形筒灯面板模块结构图。
图22是另一种方形筒灯面板模块结构图。
图23、24、25分别显示了一种格栅面板模块。
图26是实施例八的俯视结构图。
图27是实施例九的俯视结构图。
图28是实施例十的俯视结构图。
图29是实施例十一的俯视结构图。
图30是实施例十二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本实施例吊顶的装配结构包括灯架1、连接架2、侧板3,灯架1内装有发光体,灯架的下口可装配透光板或透光罩,发光体的投射光线透过灯架的透光板或透光罩照向外部。灯架1与侧板3相平行布置且留有间距,两者间通过连接架2固定连接。从而,灯架1与侧板3之间形成功能空间4,此功能空间内可置入各种功能设备终端,本实施例的功能空间与吊顶的风口或检修口相通,功能空间的下口装有格栅板5,其具有装饰作用、风口导流作用。本实施例中,灯架1、侧板3分别向对侧形成一搁板1-1、3-1,两搁板间置放格栅板5。
实施例二:参见图3、4,本实施例中,功能设备终端是导轨射灯5,导轨射灯5固定于建筑吊顶的顶面。
本实施例无格栅板,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参考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光,未经徐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0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