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水解酸化调节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8469.0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9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霞;陶威;马英才;许榕;刘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地址: | 430092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水解 酸化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水解酸化调节池。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生化处理法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重要处理方法,应用十分广泛。使用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酸化通常是作为污水生化处理的第一步,其水解效果的好坏、可生化性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效果。目前水解酸化池的功能单一,基本为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但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不能融合,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其预期的目的。主要表现在:其不能够同时实现水量、水质的调节与厌氧工艺的融合;水解酸化池的停留时间过短,难以实现水解的效果,可生化性也更达不到预期效果。
如水解酸化池可实现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复合循环流复合处理工艺将大大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用途水解酸化调节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用途水解酸化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其池体为多廊道的卡罗塞尔氧化沟,污水先流经位于水解酸化调节池两侧的外廊道,然后依次流经相邻的各内廊道,所述各廊道的直通过流区和回转过流区分别布设有生物膜填料区和活性污泥混合区,所述的生物膜填料区布设有填料,填料上有经过培养和驯化的生物膜,所述活性污泥混合区的底部设有推流器,所述多用途水解酸化调节池池体的首端设有进水口和污泥进液口,池体的末端设有出水口。
按上述方案,所述进水口和污泥进液口设于一外廊道和与其相邻的内廊道的相连通的回转过流区处;所述出水口设于另一外廊道的回转过流区处。在外廊道和与其相邻的内廊道的相连通的回转过流区处设有进水口和污泥进液口,可便于在推流器的作用下进行泥水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进水口、污泥进液口和出水口设于水解酸化调节池的一侧。
按上述方案,所述出水口设有出水溢流堰调节堰门。通过调节出水溢流堰调节堰门的高度而改变水流流速和沟渠内水深,进而改变池体的容积、水量与溶氧量,而进一步起到调节水量和水质水量调节的作用。
按上述方案,所述位于水解酸化调节池的两侧的外廊道的中段、生物膜填料区的下方布设有刮泥机,所述刮泥机上设有刮泥板,所述的水解酸化调节池的外廊道的生物膜填料区的上部设有与廊道平行的导轨,所述刮泥机的上部与导轨相连,在导轨上滑动而进行刮泥操作,所述位于水解酸化调节池的两侧的外廊道的底部设有泥斗。
按上述方案,所述位于水解酸化调节池的两侧的外廊道的底部局部向外侧伸出,设有集泥井。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水解酸化调节池池体为四廊道的卡罗塞尔氧化沟。
按上述方案,所述水解酸化调节池中每两相邻回转型廊道的回转过流区设有弧形导流墙,以便于污水由前一回转型廊道流到后一回转型廊道。
按上述方案,所述水解酸化调节池池体由上述两组水解酸化调节单元对称布设而成。
该多用途水解酸化调节池中的水解酸化处理工艺为:将污水送入各处理单元依次进行前置处理,如粗细格栅、旋流沉砂分离漂浮杂物和砂粒处理后流入水解酸化调节池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具体为:污水由进水口进入池体第一廊道,污水在推流器的推动下,与回转的污水(包括必要时由污泥进液口流入的回流污泥)混合,形成内循环水流,循环往复流过生物膜填料区和活性污泥混合区,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上微生物的复合接触双重作用下进行水解酸化生化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工艺要求后经出水口送入后处理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水解酸化调节池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1)该多用途水解酸化调节池的反应池池体一般是采用矩形和圆形结构,而本实用新型的水解酸化调节池池体采用多廊道卡罗塞尔氧化沟形状,第一,同样的面积,其周长比正方形少12%,节约土建工程,从而节约成本;第二,由于水解酸化的污泥龄较长(一般15-20天),采用水解酸化池代替常规初沉池,除达到截留污水中悬浮物的目的外,还具有部分厌氧生化处理。
(2)该多用途水解酸化调节池池体呈封闭的环状沟渠形,污水流入水解酸化调节池池体后可形成内循环水流往复循环流动,水力停留时间长达10~40h,对各类有机物去除远远高于传统水解酸化池,因此,降低了后续构筑物的负荷。且从池体首端到尾端,混合液内影响活性污泥净化功能的各种因素,如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基质的组成和数量等都在连续地变化,有机物降解速率、耗氧速率也都连续地变化,也可进一步增强水解酸化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8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