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骨头粉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8056.2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8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进玉 |
主分类号: | A22C17/06 | 分类号: | A22C17/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头 粉碎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骨头粉碎设备。
背景技术
生鲜的猪骨、牛骨普遍被人们食用,但方法过于原始、只是把简单,猪骨、牛骨、砸碎,然后在锅里煮很长时间,以便让骨头里的骨髓、骨汁溶解在汤内,用于食用。这种方法费时、需用大量的燃料、目前,国内已有锤式砸骨机器,但这种习用的砸骨机结构较为复杂,效率较低,难以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效率高的砸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大骨头粉碎设备,它包括砸骨机、磨浓浆机和震动筛;所述的磨浓浆机的进料口与砸骨机机箱底部的出料口相通,磨浓浆机的出料口与震动筛进料口相通;所述的砸骨机包括机箱、两个飞轮、转轴、摆动压板、前压板、顶杆;所述的转轴为阶梯轴或曲轴,它包括中部轴和两端轴,其中部轴的回转中心线与两端轴的回转中心线不在同一条回转中心线上,转轴的两端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机箱的顶部,两个飞轮分别套接在转轴的两端;所述的摆动压板由连接部和挤压部构成,其连接部间隙套接在转轴的中部轴上,其挤压部的上端连接在连接部上且挤压部下端伸入机箱内腔,顶杆设置在挤压部下端与机箱内腔侧壁之间;所述的前压板安装在机箱内且与摆动压板的挤压部相对,前压板向下延伸线与摆动压板的挤压部向下延伸线斜向相交,在前压板安装与摆动压板的挤压部之间形成工作区, 工作区的上端为进料端,工作区的下端为出料端,该出料端与机箱底部的出料口相对。
在挤压部与前压板相对的面上设有凸条。
所述的磨浓浆机包括机架、固定磨轮和转动磨轮;固定磨轮和转动磨轮相对设置且可旋转的安装在机架上;在固定磨轮上设有进料口,在固定磨轮和转动磨轮之间设有出料口。
所述的震动筛包括三片过滤网、筛盘机架、盛料板、震动板;所述的盛料板放置在震动板底面,三片过滤网依次叠合后放置在盛料板顶面,三片过滤网、盛料板、震动板一起放置在筛盘机架内。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机箱、两个飞轮、转轴、摆动压板、前压板、顶杆等几个部件构成,结构十分简单。本实用新型通过偏心转轴的旋转带动摆动压板上下串动,对落入前压板安装与摆动压板的挤压部之间工作区的动物骨头进行挤压,达到破碎骨头的目的,破碎效果好,生产效率较高。经本实用新型加工后的大骨,大骨的骨髓、骨汁可得到充分利用,烹饪方便省时、省燃料。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摆动压板的轴测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摆动压板的侧视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摆动压板的背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磨浓浆机的轴测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磨浓浆机固定磨轮的示意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磨浓浆机转动磨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震动筛的轴测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震动筛0.8厘米网孔过滤网的主视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震动筛0.4厘米网孔过滤网的主视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震动筛0.05厘米网孔过滤网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大骨头粉碎设备,它包括机箱1、两个飞轮2、转轴3、摆动压板4、前压板5、顶杆6、磨浓浆机7和震动筛8。
如图2所示,所述的转轴3为阶梯轴(也可采用曲轴),它包括中部轴31和两端轴32,其中部轴31的回转中心线与两端轴32的回转中心线不在同一条回转中心线上,转轴3的两端轴32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机箱1的顶部,两个飞轮2分别套接在转轴3的两端。
如图4A-图4C所示,所述的摆动压板4由连接部41和挤压部42构成。其连接部41间隙套接在转轴3的中部轴31上,其挤压部42的上端连接在连接部41上且挤压部42下端伸入机箱1内腔,顶杆6设置在挤压部42下端与机箱1内腔侧壁之间,用于将顶杆6的挤压部42向前推出。所述的前压板5安装在机箱1内且与摆动压板4的挤压部42相对,前压板5向下延伸线与摆动压板4的挤压部42向下延伸线斜向相交,在前压板5安装与摆动压板4的挤压部42之间形成工作区, 工作区的上端为进料端43,工作区的下端为出料端44,该出料端44与机箱1底部的出料口11相对。为了增加挤压力,在挤压部42与前压板5相对的面上设有凸条4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进玉,未经陈进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8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西那卡塞及其药用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竖缝式鱼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