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驻极体传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8034.6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6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元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1 | 分类号: | H04R1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驻极体 传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驻极体传声器。
背景技术
传声器是将声波信号转换为相应电信号的传感器,也称话筒、麦克风或微音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变换器把由声压引起的振动膜振动变成电参数的变化;根据变换器的形式不同,常用传声器有电容式、动圈式、压电式和永电体式等。
电容式驻极体传声器是精密测量中最常用的一种传声器,其稳定性、可靠性、耐震性,以及频率特性均较好。其幅频特性平直部分的频率范围约为10Hz~20kHz。当前,随着技术的发展,由于竞争的压力不断升高,市场一方面对产品的需求向小型、微型发展,从而对产品的体积要求越来越小,导致电容式驻极体传声器生产厂家逐渐减小成品的高度和直径,传声器内部结构件也随之减小,导致传声器性能下降,例如最高灵敏度下降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内部空间减小,性能较强的驻极体传声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驻极体传声器, 所述驻极体传声器包括一壳体和传声器本体,其中,所述传声器本体具体包括:
对应进声孔依次设置的振膜组件和背极腔;
所述背极腔包括一端开口的腔体;
所述腔体包括:
带有音孔的平板部;
成型于所述平板部所在平面的一侧边缘位置的环体部,所述环体部朝向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成型于所述平板部所在平面的另一侧边缘位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振膜组件且支撑于所述振膜组件的边缘。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设有电路板和金属外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覆盖所述进声孔的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极体传声器使用背极腔一个部件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多个部件,减小了组件占用的空间,在传声器体积减小的情况下相对的增大了其内腔的容积,保证了产品性能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极体传声器壳体1和传声器本体,其中,壳体1设有电路板11、金属外壳12以及进声孔13,该电路板11设有场效应管和电容等(图中未标记)。
传声器本体包括对应进声孔13依次设置的振膜组件2和背极腔3,其中:
振膜组件2包括膜片21和结合于膜片21一侧边缘的导电振环22,导电振环22与外壳2接触,膜片51通过导电振环22和外壳金属外壳12实现与电路板11的信号连接。
背极腔3包括一端开口的腔体31,在腔体31的外底面和外侧表面设有驻极体材料层(图中未标记);
其中,腔体31具体包括:
带有音孔311的平板部312;成型于平板部312所在平面的一侧边缘位置的环体部313,该环体部313朝向电路板11且与电路板11信号连接;成型于平板部312所在平面的另一侧边缘位置的凸起部314,该凸起部314朝向振膜组件且支撑于振膜组件的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背极腔3一个部件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多个部件,减小了组件占用的空间,在传声器体积减小的情况下相对的增大了其内腔的容积,保证了产品性能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元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元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8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上台阶的拉杆箱
- 下一篇:腰包式太阳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