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比对环保数据采集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7597.3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宣雄;叶洪源;梁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长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环保 数据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自动比对环保数据采集仪,属于环境监控仪。
背景技术
国家环境在线监控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水、大气、污染源、烟尘等环境监测和控制,以及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发布等等为一体的综合环境监控信息平台。 该系统由国家环保部主持实施,已投资一百多亿元,由数万个遍布全国的污染物在线监控点和国家、省、市及县各级监控信息中心组成。一个典型的污染物在线监控点由数台污染物在线测量仪器及环保数采仪等组成,环保数采仪集中采集各污染物测量仪器的测量数据,并基于TCP/IP互连网协议由无线或有线网络把测量数据传送到监控信息中心。由于污染物在线测量仪器不能像实验室中工作的测量仪器那样进行日常校验,污染物在线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国家十二五规划,将继续投资数百亿元用于环境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及推广,污染物在线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及有效性的无法保证对国家环境在线监控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严重的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比对环保数据采集仪,它能实现对污染物在线测量仪器的自动比对检定,以保证污染物在线测量仪器的测量精度, 从而保证了环保数据采集仪采集及传送的数据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包括用于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源电路,用于用户输入及相关信息显示的键盘显示电路,用于污染物试样及标准比对质控样选择的流路切换单元,用于数据传送、处理及控制的中央处理单元,用于驱动流路切换单元的流路切换控制电路、用于与污染物在线测量仪器连接进行数据输入的输入接口电路和用于与监控信息中心连接基于TCP/IP互连网协议进行数据输出的输出接口电路;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的流路切换控制电路驱动所述的流路切换单元,所述的流路切换单元带有至少二个进口流路及一个出口流路并能切换相通,其中一个进口流路为流入污染物试样的进口流路,另一个进口流路为流入标准比对质控样的进口流路;出口流路为流向污染物在线测量仪器的出口流路;所述的输入接口电路一端与污染物在线测量仪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的输出接口电路一端与监控信息中心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相连。
所述的流路切换单元配置有使进口流路与出口流路切换相通的电磁阀,该电磁阀是单个二进一出的三通电磁阀,或是由二个一进一出的电磁阀组合而成。
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由单CPU电路或由多CPU电路构成;所述的输入接口电路是4—20mA电流环输入电路,或是RS—232、RS—422及RS—485接口电路,或是包含多个前述4种电路的接口电路; 所述的输出接口电路是基于TCP/IP互连网协议的无线网络接口电路, 或是基于TCP/IP互连网协议的有线网络接口电路。
所述的自动比对环保数据采集仪有一组或多组流路切换单元、流路切换控制电路及输入接口电路。
本实用新型工作在自动比对时,中央处理单元控制流路切换控制电路,驱动流路切换单元,使流路切换单元的流入标准比对质控样的进口流路和流路切换单元的流向污染物测量仪器的出口流路相通,这样标准比对质控样流入污染物在线测量仪器进行检测,测量数据由输入接口电路输入,中央处理单元通过对标准比对质控样的实际测量数据值与其已知的标准值进行对比,以检定污染物在线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其结果通过输出接口电路输出至监控信息中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比对环保数据采集仪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长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长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7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油缸的导向结构
- 下一篇:变压器油中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用传感器保护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