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防护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5207.9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7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坚;刘志良;魏玲;古文辉;吴仍辉;张永志;宁智刚;李学峰;吕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卓良模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E04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防护架。
背景技术
施工作业环境现已是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更是人们关心的重中之重。传统的防护方法是把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上,脚手架随着工程逐层接高,耗时耗工,并且在防护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施工脚手架由落地式改为附着式并实现了由液压驱动自爬升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并提高了施工效率,然其经济性却并不能让人十分乐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综合效益高、安全可靠的建筑防护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防护架,包括埋件系统、平台系统;
所述埋件系统包括埋件支座,所述埋件支座的前部设有两条开口相对的钩槽;
所述平台系统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包括两根背靠背设置的槽钢,两根槽钢之间布置有多个梯挡;
所述两根槽钢的翼缘分别插入到所述两条开口相对的钩槽中,两根槽钢上开有长孔,所述长孔中插入承重销,所述承重销担在所述埋件支座的前端;
所述埋件支座的前部设有防坠机构,所述防坠机构包括防坠舌,所述防坠舌的前端为齿端面,后端开有槽,槽内设有转动板,所述防坠舌和转动板一起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埋件支座的前部;
所述防坠舌前方和后方的部位分别设有限位钢板,所述防坠舌向前转动至极限位置后压在前方的限位钢板上,所述防坠舌向后转动至极限位置后压在后方的限位钢板上,当所述防坠舌向前转动压在前方的限位钢板上时,所述导轨的梯挡卡在所述防坠舌前端的齿端面上。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防护架,由于采用楼板附着式支撑,并设有防坠机构,适应性强、综合效益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防护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A-A向剖视图;
图2c为图2a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埋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俯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埋件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俯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埋件支座与导轨连接示意图一;
图5b为图5a的俯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埋件支座与导轨连接示意图二;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承重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埋件支座的防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俯视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爬升状态时防坠机构的工作原理图一;
图8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爬升状态时防坠机构的工作原理图二;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允许下降状态时防坠机构的工作原理图一;
图9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允许下降状态时防坠机构的工作原理图二;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由下坠状态时防坠机构的工作原理图一;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由下坠状态时防坠机构的工作原理图二;
图10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由下坠状态时防坠机构的工作原理图三。
图中:1、导轨,2、楼板结构,3、埋件系统,4、搭接平台,5、承重插销,6、标准平台,7、标准防护网H=2000mm,8、标准防护网H=1000mm,9、平台支撑架,10、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防护架,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埋件系统、平台系统;
所述埋件系统包括埋件支座,所述埋件支座的前部设有两条开口相对的钩槽;
所述平台系统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包括两根背靠背设置的槽钢,两根槽钢之间布置有多个梯挡;
所述两根槽钢的翼缘分别插入到所述两条开口相对的钩槽中,两根槽钢上开有长孔,所述长孔中插入承重销,所述承重销担在所述埋件支座的前端;
所述埋件支座的前部设有防坠机构,所述防坠机构包括防坠舌,所述防坠舌的前端为齿端面,后端开有槽,槽内设有转动板,所述防坠舌和转动板一起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埋件支座的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卓良模板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卓良模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5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转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数控雕刻机切割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