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排泥排渣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3568.X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1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江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B01D2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排泥排渣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具体为一种无动力排泥排渣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污水处理装置排泥排渣排水都是分开设置的,存在投资大、管理繁琐,运行成本高,污水处理效果不佳,并且很难把握其具体的准确度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新的结构的排泥排渣排水装置,具体为一种无动力排泥排渣排水装置,解决投资大、管理繁琐,运行成本高,污水处理效果不佳,并且很难把握其具体的准确度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排泥排渣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溢流口(2)、排污口(3)、虹吸分管(4)、虹吸短管(5)、虹吸口(6)、电磁阀(7)、气室(8)、U型管(9)、可调液位开关支架(10)、最高水位液位开关(11)、排泥排渣水位液位开关(12)、最低水位液位开关(13)、排泥排渣阀 门(14)、排泥排渣管(15)、排水阀门(16)、排水管(17)、泥渣斗(18)。
虹吸口(6)采用喇叭形状,虹吸口(6)设置于泥渣斗(18)之上;进气与排气控制电磁阀(7)设置于气室(8)之上;在箱体(1)内各个方向都设置有虹吸短管(5)和虹吸口(6);在可调液位开关支架(10)上安装有最高水位液位开关(11)、排泥排渣水位液位开关(12)和最低水位液位开关(13);排泥排渣阀门(14)和排水阀门(16)设置于同一管道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图中符号说明:箱体(1)、溢流口(2)、排污口(3)、虹吸分管(4)、虹吸短管(5)、虹吸口(6)、电磁阀(7)、气室(8)、U型管(9)、可调液位开关支架(10)、最高水位液位开关(11)、排泥排渣水位液位开关(12)、最低水位液位开关(13)、排泥排渣阀门(14)、排泥排渣管(15)、排水阀门(16)、排水管(17)、泥渣斗(18)。
图中符号说明:箱体(1)、溢流口(2)、排污口(3)、虹吸分管(4)、虹吸短管(5)、虹吸口(6)、电磁阀(7)、气室(8)、U型管(9)、可调液位开关支架(10)、最高水位液位开关(11)、排泥排渣水位液位开关(12)、最低水位液位开关(13)、排泥排渣阀门(14)、排泥排渣管(15)、排水阀门(16)、排水管(17)、泥渣斗(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装置主要包括:箱体(1)、溢流口(2)、排污口(3)、虹吸分管(4)、虹吸短管(5)、虹吸口(6)、电磁阀(7)、气室(8)、U型管(9)、可调液位开关支架(10)、最高水位液位开关(11)、排泥排渣水位液位开关(12)、最低水位液位开关(13)、排泥排渣阀门(14)、排泥排渣管(15)、排水阀门(16)、排水管(17)和泥渣斗(18),其特征在于:组装成型。
无动力排泥排渣排水装置是一种集排泥、排渣、排水功能为一体的水处理处理设备,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处理领域,本装置采用先排泥排渣后排水,通过液位精确控制,并且液位可以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投资省,运行可靠,安装与操作方便,易于检修,可精确实现全自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江,未经杨志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35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