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掘进机的喷雾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2030.7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7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军;姜川;胡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2 | 分类号: | E21C35/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30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掘进机 喷雾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掘进机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掘进机的喷雾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掘进机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扬起大量的灰尘,这些漂浮于大气中的灰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工作现场的安全进行均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除尘掘进机采用的是内喷雾掘进机,但是通过长期的使用环节发现,这种内喷雾结构的掘进机在除尘过程中存在如下的缺陷:一、由于这种内喷雾掘进机的除尘形式单一,因此除尘效果不太理想,除尘的效率较低;二、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要达到除尘的目的,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产生路面泥泞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传统掘进机的喷雾除尘系统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具有除尘效果好、节约水源、防止瓦斯聚集特点的掘进机的喷雾除尘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掘进机的喷雾除尘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内喷喷嘴、机载喷雾泵、冷却器、减压阀、截止阀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冷却器的出水口连接的超高压水泵,以及与所述超高压水泵连接的雾化喷嘴。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在所述冷却器与所述机载喷雾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Y型过滤器。
在所述减压阀与所述截止阀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Y型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超高压水泵和雾化喷嘴,将水进行高压雾化后,是水雾化为极小而均匀的小水滴,由于雾化小水滴的表面积急速增大,因此其吸附能力特别强,粉尘颗粒不断被小水滴包裹并结合其它粉尘颗粒和小水滴,从而自重不断增加直到最后落在地上;同时因为小水滴很小,所以总水量并不大,地面根本不会造成泥泞现象。因此达到了高效吸附粉尘和节约水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掘进机的喷雾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喷喷嘴;2、机载喷雾泵;3、Y型过滤器;4、雾化喷嘴;5、超高压水泵;6、截割电机;7、冷却器;8、减压阀;9、截止阀;10、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掘进机的喷雾除尘系统,包括:内喷喷嘴1、机载喷雾泵2、Y型过滤器3、雾化喷嘴4、超高压水泵5、截割电机6、冷却器7、减压阀8、截止阀9和过滤器10;其中,内喷喷嘴1、机载喷雾泵2、冷却器7、减压阀8、截止阀9和过滤器10通过管路依次连接;雾化喷嘴4、超高压水泵5和冷却器7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为了防止管路堵塞,在所述冷却器7与所述机载喷雾泵2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Y型过滤器3;在所述减压阀8与所述截止阀9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Y型过滤器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自来水从过滤器10进入管路,然后依次通过截止阀9、Y型过滤器3、减压阀8后进入冷却器7,自来水从冷却器7出来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Y型过滤器3后进入机载喷雾泵2,这路自来水经过机载喷雾泵2的作用力后从内喷喷嘴1喷出,实现除尘的目的;另外一路自来水首先进入截割电机6,然后进入超高压水泵5,通过超高压水泵5从而实现系统的高压要求(15MPa-25MPa),最后这路自来水从雾化喷嘴4呈雾状喷出,从而实现除尘的目的。
掘进机工作时,自来水通过过滤器10进入到减压阀8,进而进入到冷却器7和截割电机6中,通过超高压水泵5完成外喷雾动作,达到预期的除尘目的和驱散截割头附近的瓦斯,防止瓦斯积聚而产生不安全隐患。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2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