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工地围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1057.4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7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夏义兵;吴元盆;王辅圣;严来章;韩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17/20;E04H17/2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围挡,更具体地说尤其是一种应用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建筑工地外围遮挡物,以起到美化、整洁和统一的效果,也为保证行人及车辆的安全与方便,更好地隔离和划分施工现场内部与外部。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城市施工的建筑工地围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施工工地上仅仅简单地在作业现场拉一道绳子,施工现场开挖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全部暴露在外,既影响市容市貌,也对过往行人和车辆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有一些为防护和遮挡而建的简单结构围挡,但因其结构不牢固,在经过不长的使用时间之后便出现歪斜的倾倒的现象,既不能保证防护,也同样影响了环境的整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牢固、能保证使用效果的建筑工地围挡,为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创建文明城市形象提供支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建筑工地围挡的结构特点是:由三块钢板焊接成“工”字型钢立柱,以所述“工”字型钢立柱的两侧凹槽双向安装夹芯板,钢立柱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钢立柱地脚板上;在所述夹芯板的四周设置有边框,所述边框是由钢板折成的槽型扣板;在所述钢立柱的顶部设置照明灯,在所述夹心板的顶部边框中设置布置照明灯的电路走线;设置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一端铰接在钢立柱的上部,另一端铰接在斜撑地脚板上。
所述夹芯板的结构设置为:以彩钢板为两侧面板,在两侧面板之间夹持泡沫板形成夹芯结构。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合式全封闭工地施工围挡,将行人及车辆与施工现场很好地隔离开来,使施工现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为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创建文明城市形象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2、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可靠,所有构件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立柱与夹芯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边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照明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夹芯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钢立柱;2夹芯板;3边框;4照明灯;5斜撑杆;6斜撑地脚板;7钢立柱地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建筑工地围挡的结构形式是:
参见图1a和图2,本实施例中,由三块钢板焊接成“工”字型钢立柱1,以“工”字型钢立柱1的两侧凹槽双向安装夹芯板2;钢立柱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钢立柱地脚板7上。
参见图1a和图3,考虑夹芯板利用的重复性,在夹芯板2的四周设置有边框3,边框3是由钢板折成的槽型扣板;通过钻尾钉固定,边框的四个拐角采用满焊。
参见图1a和图4,在钢立柱1的顶部设置照明灯4,在夹心板2的顶部边框中设置布置照明灯的电路走线;还可以在钢立柱上加贴反光膜,以起到良好的安全警示作用。
参见图1a和图1b,考虑到风力和其他外力的影响,设置斜撑杆5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斜撑杆5采用钢管,斜撑杆5的上端通过上端耳板铰接在钢立柱1的上部,斜撑杆5的下端通过下端耳板铰接在斜撑地脚板6上。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的夹芯板2在以RD-900型彩钢板2a为两侧面板,在两侧面板之间夹持的是泡沫板2b形成夹芯结构。
具体实施中,围挡的全部构件均采用防锈材料,相邻的两根钢立柱之间即为一个单元块,每一单元快的长度约为2米、高度也约为2米;在整体安装完毕后,夹芯板上可以张贴宣传画,起到宣传和良好的文明施工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1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