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PLC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9904.3 | 申请日: | 201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4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lc 自动 灌溉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工业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灌溉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PLC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传统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但这类灌溉方式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力较低,是一类很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传统的灌水方法水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所以也称为重力灌水法。这种办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水方法。按其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⑴ 畦灌: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割成一系列长方形小畦。灌水时,将水引入畦田后,在畦田上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方向移动,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逐渐湿润土壤。⑵ 沟灌: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和畦灌比较,其明显的优点是不会破坏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不导致田面板结,能减少土壤蒸发损失,适用于宽行距的中耕作物。⑶ 淹灌(有称格田灌溉):淹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划分成许多格田,灌水时格田内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主要适用于水稻灌溉。⑷ 漫灌: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渗入土壤,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法。灌水均匀性差,水量浪费较大。
随着灌溉自动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农田灌溉多采用地上喷灌,利用专门设备把有压水流喷射到空中并散成水滴落下,习惯称“人工降雨”,世界各国普遍应用。主要优点是省水,比畦灌、沟灌节水20%~30%。特别是逢今年全国大旱更体现他的优点。也有利用工业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自动浇灌或者灌溉,但是,由于农作物对水需求量的差异,或者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种植在不同区域的作物对水需求量的差异,要实现这么精确的控制,在自动灌溉技术领域上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采用自动浇灌或者灌溉的系统,喷头处都很容易被堵塞,从而影响到自动浇灌系统的使用效果,并且增加了维护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PLC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PLC自动控制技术,通过简单的构架和基础铺设就可以实现自动浇灌的功能,并且该系统还可以较好的解决现有系统中喷头容易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PLC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包括灌溉主水管、至少一个与灌溉主水管接通的分支灌溉结构,分支灌溉结构包括与灌溉主水管接通的灌溉支水管,灌溉支水管上依次设置有电控阀、水泵,在水泵输出水路的管路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灌溉支水管接通的灌溉小水管,灌溉小水管上设有至少一个喷头,喷头上设有喷头电控阀,喷头与灌溉小水管为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控阀、水泵、喷头电控阀分别通过控制线路与PLC控制单元接通,PLC控制单元具有分别控制电控阀、水泵、喷头电控阀在开、关状态下切换的控制按钮。
所述喷头与灌溉小水管连接的连接端呈圆台的结构,连接端截面从喷头的喷口方向沿着连接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喷头电控阀内还设有水压检测压力传感器,水压检测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控制线路与PLC控制单元接通。
所述PLC控制单元还具有显示控制按钮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所述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采集带浇灌区域的土壤含水率信息的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通过控制线路与PLC控制单元接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PLC自动控制技术,通过简单的构架和基础铺设就可以实现自动浇灌的功能,并且该系统还可以较好的解决现有系统中喷头容易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喷头与灌溉小水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对应的零部件名称是:1-灌溉主水管;2-灌溉支水管;3-电控阀;4-水泵;5-喷头;6-喷头电控阀;7-控制按钮;8-指示灯;9-灌溉小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9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