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细颗粒物脱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8410.3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9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汝小龙;林达平;王泽雷;樊昱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9/00 | 分类号: | B01D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谢尔宾斯基 海绵 结构 颗粒 脱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细颗粒物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近几年我国环境公报公布的结果,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一直是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其中的细颗粒特别是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对于粒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俗称PM2.5,由于其粒径小,质量轻,漂浮性强,积累性好,比面积大等特点,可以在大气中长期漂浮,在大气中不断蓄积,导致能见度低,污染严重。此外,细颗粒物通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富集各种重金属元素(如As、Se、Pb、Cr等)和多环芳烃类、二恶英类等有机污染物,这些多为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危害极大。颗粒物粒径小于10μm(PM10)以下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口腔,7μm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可以进入咽喉,而尺度小于2.5μm的颗粒称为可吸入颗粒,它能够进入人体肺泡并沉积下来,甚至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对人危害极大。
在压水堆核电站的严重事故中,可能产生大量放射性裂变颗粒,能否脱除放射性裂变产物不仅直接关系到核电站的安全,也关系着核电站内工作人员以及核电站周围的人们的生命安全。我国重点发展的第四代反应堆中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新一代先进反应堆,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中石墨粉尘的产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并可能会影响反应堆的安全与正常运行。另外第四代堆钠冷快堆中,事故钠颗粒的迁移也会危及系统安全性以及周围人们的安全。
PM10、PM2.5等细颗粒物,由于其质量微小,对气流的跟随性极好,几乎总 是跟随气流一起运动,难以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因而常规的除尘方法的脱除效率都比较低,无法满足目前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必须寻找脱除细微颗粒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在1915~1916年,波兰数学家谢尔宾斯基(W. Sierpinski)将三分康托尔集的构造思想推广到二维平面,构造出谢尔宾斯基海绵。谢尔宾斯基海绵具有内比表面积大、多通道等特征。为此,将这种理想化的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应用于颗粒脱除,提出了一种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细颗粒物脱除装置,该装置能有效的脱除细颗粒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细颗粒物脱除装置,利用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内比表面积大、多通道等特征并利用细颗粒物热泳沉积效应和湍流效应,对细颗粒进行脱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通道为长方体结构,4个侧面由装置壁面包裹,余下两个相对的面分别作为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喷淋构件通过支撑架固定在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通道出口截面上方,可定时清除沉积在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通道表面上的细颗粒物并维持通道内温度场;喷淋构件由多根管道纵横交错连结并互通,在喷淋构件的中心位置设置与其连通的给水管道,且在给水管道上安装自动排水阀,对喷淋构件进行定时给水控制;喷淋构件的管道上均匀设置若干个喷淋水孔。喷淋构件的定时启闭,对通道内的细颗粒物进行定时清洗,维持通道洁净;并对通道进行冷却,维持通道温度场,保证较高的颗粒热泳沉积率。
所述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通道的材料是0Cr18Ni12Mo2Ti不锈钢,耐腐蚀、抗氧化、结构稳定、易于冷却。
所述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可进行模块化组装。
所述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通道的孔的内径不小于0.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具有内比表面积大、多通道的特点,细颗粒物在该通道内的沉积率高。
该装置具有安全、高效、可靠,实施方便,控制简单,可模块化组装等特点。可安装在锅炉烟气系统、核电站排气烟囱、汽车排气系统运行或其他含颗粒排气系统技术领域。特别对PM10、PM2.5等细颗粒物脱除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细颗粒物的排放量,达到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细颗粒物脱除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喷淋构件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给水管道;2-喷淋构件;3-支撑架;4-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通道出口截面;5-装置壁面;6-喷淋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谢尔宾斯基海绵结构细颗粒物脱除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8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