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控制截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7907.3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1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8 | 分类号: | F16K1/38;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曾晓芒 |
地址: | 31515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控制 截止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具体讲是一种用于控制高压管道内流动介质通断的气动控制截止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气体管道上一般都采用手动截止阀来控制气体的通断,而在一些特殊场所,如有毒有害或管道内气体压力较大的环境下,人们近距离手动操控手柄来控制阀瓣的启闭通常会有一定的危险性,除此之外,上述手动截止阀关闭时,阀瓣底部的锥形段会插在阀体上的圆形进气通道内,锥形段的外锥面将紧压在圆形进气通道出口边沿的环形棱角上,从而使阀体上设有的圆形进气通道与圆形出气通道断开,然而,由于环形棱角的截面夹角大多为90°,因此,当锥形段压在环形棱角上时,环形棱角的变形能力有限,致使锥形段与环形棱角之间密封不严,造成漏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较好,且能够远程控制阀瓣启闭的气动控制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气动控制截止阀:包括阀体和阀瓣,阀体上设有圆形进气通道和圆形出气通道,阀瓣位于阀体内腔中,阀瓣底部设有锥形段,锥形段下部插在圆形进气通道内,且锥形段的外锥面紧压在圆形进气通道出口边沿的环形棱角上,其中,阀体上连接有一个控制阀瓣启闭的远程气动控制装置,环形棱角的截面夹角α为60°~8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动控制截止阀,其中,远程气动控制装置包括气缸、活塞以及连接在气缸顶部的气缸盖,气缸下部与阀体连接,活塞装在气缸内腔中并将气缸内腔分为上气腔段和下气腔段,气缸盖上设有与上气腔段相通的上控制通道,气缸下部设有与下气腔段相通的下控制通道,活塞底部穿出气缸与阀瓣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动控制截止阀,其中,远程气动控制装置还包括感应杆、衬套螺母、调整螺母以及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接近开关,衬套螺母与气缸盖连接,调整螺母套在感应杆上并与感应杆螺纹连接,调整螺母与衬套螺母之间设有弹簧,感应杆底部穿过衬套螺母与活塞连接,感应杆上部装有感应片,接近开关位于感应片下方并与气缸盖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动控制截止阀,其中,环形棱角的截面夹角α为60°或65°或70°或75°或8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动控制截止阀,其中,环形棱角的截面夹角α为70°。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截止阀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手动截止阀需人们近距离手动操控手柄来控制阀瓣的启闭不同,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截止阀包括一个远程气动控制装置,因此,人们可在远离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截止阀的情况下通过该远程气动控制装置控制阀瓣的启闭,从而保障了人身安全。此外,又由于环形棱角的截面夹角为60°~80°,因此,当锥形段压在环形棱角上时,环形棱角的变形能力将大大增强,从而使锥形段与环形棱角之间能够较好地密封。
上控制通道和下控制通道分别与外部控制气源连接后,通过上控制通道向上气腔段通入控制气体,从而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使阀瓣下部压紧在圆形进气通道出口边沿的环形棱角上,实现圆形进气通道与圆形出气通道断开,相反,通过下控制通道向下气腔段通入控制气体,从而推动活塞向上移动,阀瓣跟着向上运动,实现圆形进气通道与圆形出气通道连通。通过上述工作过程不难看出,阀瓣的移动是通过外部控制气体来控制的,因此实现了远程控制。
设置接近开关的作用是:当圆形进气通道与圆形出气通道断开时,即阀瓣底部的锥形段压紧在圆形进气通道出口边沿的环形棱角上后,感应杆上部的感应片将靠近接近开关,接近开关得到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这可使人们知道圆形进气通道与圆形出气通道正处于断开状态,相反,感应片远离接近开关时,控制器会向人们提示圆形进气通道与圆形出气通道正处于接通状态。
60°或65°或70°或75°或80°的夹角α为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截止阀的优选实施方式。
70°的夹角α为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截止阀的最佳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截止阀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截止阀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7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的报警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 下一篇:石墨精制机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