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燃煤锅炉节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7548.1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9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敬军 |
主分类号: | F22D1/16 | 分类号: | F22D1/16;F23J15/00;F28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550 河南省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燃煤 锅炉 节能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一种锅炉节能器,尤其适用以燃煤为燃料的锅炉尾部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的一种新型燃煤锅炉节能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燃煤锅炉运行大多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排烟温度过高,二是锅炉尾部安装的换热器承压运行,三是其中热水易汽化,四是换热器易发生烟灰堵塞现象。鉴于此,就造成了锅炉热效率低,运行不安全可靠。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往锅炉排烟温度高及尾部布置的换热器,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改变换热器承压运行的方式,克服换热器内热水汽化的缺点,提供一种以降低锅炉尾部烟气温度来加热锅炉给水的一种新型燃煤锅炉节能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燃煤锅炉节能器,它包括储水箱、换热器、底座和沉降池构成;其特征是:所述节能器布置在锅炉后部,连接于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之间,放在沉降池之上;高温烟气经由节能器,变成低温烟气,锅炉给水经由节能器温度升高,从而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节约了煤炭;所述在储水箱上设置有排空口、溢流口、液位计、热水出口、温度计接口;储水箱内的热水与换热器中的水联通。所述换热器设置在节能器的中部,所述在换热器上设置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排污口、冷水进口;所述在换热器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内胆、换热管,换热管错列摆放、倾斜布置。在换热器的内部布置两个换热单元,每个单元 内布置数根换热钢管,烟气在管外换热,锅炉给水在管内被加热。所述底座设置在节能器下部,烟气流经第一个换热单元经底座转而进入第二个换热单元。所述节能器放置于沉降池上,锅炉尾部高温烟气依次经过换热器、底座、沉降池、换热器等由风机排放到大气中。
为防止运行过程中发生烟灰堵塞,换热管采用光管错列布置,既解决烟灰堵塞问题有提高换热效率。
为保证有可靠地水循环,换热钢管采用一定的倾斜角度布置,还有就是储水箱的水与换热钢管内热水采用良好地自然循环。
烟气经过底座,灰尘发生了惯性分离,大颗粒的灰尘落到沉降池内,同时烟气又冲击沉降池内的水面,较细的灰尘直接落入沉降池内。另外,池内的水加入石灰水和碱,可以吸附烟气中的SO2。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后,烟气横向冲刷错列布置的换热钢管,受热面布置合适,烟气流程长,换热效果明显,锅炉给水可温度提高50℃左右,节煤达7~10%。本锅炉节能器同时具有锅炉给水除氧功能及环保脱硫除尘功能,达到传热高效、结构紧凑、环保节能等特点。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其中:1、锅炉 ;2、进口烟道; 3、热水出口 ;4、节能器 ;5、出口烟道 ;6、引风机; 7、冷水进口; 8、锅炉节水泵 ;9、沉降池; 10、节能器补水泵 ;11、软水池 ;12、储水箱; 13、烟气进口; 14、换热器内胆; 15、底座 ;16、排空口; 17、溢流口 ;18、换热管 ;19、烟气出口;20、排污口; 21、液位计; 22、热水出口; 23、冷水进口; 24、温度计接口; 25、换热器 。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节能器4、储水箱12、换热器25、底座15和沉降池9构成;其特征是:所述节能器4布置于锅炉1后部,连接于进口烟道2和出口烟道5之间,放在沉降池9之上;所述在储水箱12上设置有排空口16、溢流口17、液位计21、热水出口22、温度计接口24;所述换热器25设置在节能器的中部,所述在换热器25上设置有烟气进口13、烟气出口19、排污口20、冷水进口23;所述在换热器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内胆14、换热管18,换热管18错列摆放、倾斜布置;所述底座设置在换热器的下部,
所述储水箱12内的水与换热器内的水相通,水循环良好不易汽化。换热管18横向距离布置合理,烟气流速适当,避免磨损和灰堵现象发生,烟气阻力及流量不发生明显变化。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以煤为燃料的锅炉,能充分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减少锅炉给水的含氧量,从而达到提高锅炉热效率、节约燃料、增加锅炉使用寿命的功能,同时起到脱硫除尘之环保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敬军,未经王敬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7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