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锭坯进出加热炉的进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5789.2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5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田磊;圣纪成;褚成林;陶小虎;任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C21D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进出 加热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锭坯生产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锭坯进出加热炉的进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铜板带的生产设备中,需要频繁地将锭坯进出加热炉。现有技术中,用于锭坯进出的进出料装置为手动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操作工人将锭坯送入加热炉后,在达到一定温度后,需要出炉时,人工采用拉杆将锭坯拉出加热炉的炉腔,再送入滚道内,进入轧机轧制,在锭坯拉动过程中,人工劳力过大,费工、费力,而且拉料速度不能满足生产实际要求,与此同时,目前铜板带的重量越来越大,单块锭坯重量均达到100kg以上,甚至300kg左右,因此在通过人工进料出料时,劳动强度大且给操作工人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锭坯进出加热炉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采用人工拉杆进出料方式,锭坯进出时的力度和方向不好掌握,所以容易导致锭坯倾倒,造成对滑道和加热炉炉腔内的炉底板的伤害,频繁地出现变形、断裂等事故,严重时还需要停炉检修,这样每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维修,费工、费力、费料,同时对加热炉生产造成很大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可靠地实现锭坯进出加热炉,并且操作简便、省力的用于锭坯进出加热炉的进出料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锭坯进出加热炉的进出料装置,所述的进出料装置包括进出料部件,滑道部件,进出料部件的部件框架上设置通过驱动电机控制的输送带,滑道部件上设置多道杆状的滚轮,所述的进出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锭坯拉出加热炉的拉杆,所述的拉杆的两端均设置弯钩结构,拉杆一端的弯钩结构Ⅰ9设置为能够钩挂在输送带5上的结构,拉杆另一端的弯钩结构Ⅱ设置为能够钩挂在锭坯上的结构。
所述的输送带包括链轮Ⅰ、链轮Ⅱ、输送链条、驱动链条、驱动电机、链轮Ⅰ和链轮Ⅱ平行安装在部件框架两端,输送链条套装在链轮Ⅰ和链轮Ⅱ上,所述的链轮Ⅰ通过驱动链条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与控制驱动电机启停的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的输送带的输送链条设置为与加热炉垂直布置的结构,输送链条的宽度设置为大于5cm的结构,所述的多道滚轮均设置为与加热炉垂直布置的结构,所述的驱动电机与驱动链条之间设置用于降低驱动电机转速的摆线针轮减速机。
所述的滑道部件设置为框架型结构,滑道部件的部件表面为方框形结构,多道平行布置的滚轮设置在方框形的部件表面上,每个滚轮的滚轮表面均设置为突出于部件表面的结构。
所述的拉杆的弯钩结构Ⅰ设置为三角形的卡勾结构,弯钩结构Ⅰ设置为能够钩挂在输送链条的链口上的结构,弯钩结构Ⅱ设置为L形结构,弯钩结构Ⅱ设置为能够钩挂在锭坯上的结构。
所述的多道平行布置的滚轮分别通过轴承与方框形的部件表面上的轴承座连接,多道滚轮之间设置为无间隙布置结构。
所述的滑道部件的部件表面设置为高度高于方框形的部件框架表面的结构,所述的部件框架设置四个槽钢加工成的底座Ⅰ,所述的滑道部件设置四个槽钢加工成的底座Ⅱ。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锭坯进出加热炉的进出料装置,将机械传动和滚轮机构进行组合,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手动进行锭坯进出加热炉的方式,极大地改善了操作方式,能够方便,可靠地实现锭坯进出加热炉,并且操作轻松、简便灵活、省力,同时增加了滑道装置,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锭坯的输送,降低了操作手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维修次数,降低了维护成本和设备维修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锭坯进出加热炉的进出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用于锭坯进出加热炉的进出料装置的进出料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的用于锭坯进出加热炉的进出料装置的进出料部件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的用于锭坯进出加热炉的进出料装置的滑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述的用于锭坯进出加热炉的进出料装置的滚轮与轴承及轴承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5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文鱼养殖鱼塘
- 下一篇:起重机的配重设备及具有其的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