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墙门式钢管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5413.1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9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万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全勇 |
主分类号: | E04G1/04 | 分类号: | E04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墙 钢管 脚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尤其涉及一种外墙门式钢管脚手架。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施工都离不开脚手架。它基本上是由垂直的立杆和水平的横杆构成的一系列立方形组合单元形成的立体框架。现有建筑施工的脚手架,普遍使用的不外乎二种结构,一种是竹脚手架,另一种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前者的立杆和横杆均为毛竹,在现场由架子工将这些毛竹一根根用竹篾在它们相互连接的节点进行捆扎连接。由于毛竹粗细不均,弯曲不直,限制了立杆承载能力,一般仅用于低短的建筑物的施工。后者则采用钢管来做立杆和横杆,在现场由架子工将作为立杆和横杆的钢管彼此用专门的扣件在垂直方向进行平行搭接,在水平方向进行十字交叉搭接。与毛竹相比,钢管粗细均匀、平直,故立杆的承载能力增加,可用于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这二种现行的脚手架虽具有装拆灵活、搬运方便、通用性强的优点,但存在下述问题:
1、立杆和横杆的连接方式和连接结构不合理,因此搭建整个脚手架时全凭架子工的经验,存在坍塌的隐患,安全保证性差。
2、立杆允许载荷低,限制了组装高度。
3、用材多,重量大。
4、施工工效低,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外墙门式钢管脚手架,解决因立杆和横杆连接不合理引起坍塌隐患的技术问题,其次解决用材过多、重量大、立杆允许载荷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外墙门式钢管脚手架,它包括两部分单独的支架(6)通过连接杆(3)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6)包括两根支撑杆(1)、横杆(2)、扶梯(4);所述的两根支撑杆(1)上部连接有横杆(2),两根支撑杆(1)中间位置设置有扶梯(4)。
所述连接杆(3)采用两两交叉的连接方式刚性连接在支撑杆(1)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几点:
1、刚性的整体,提高了承载能力,其每根立杆的允许载荷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2.5倍。
2、连接结构合理,受力稳定,消除了坍塌隐患,安全保证性高。3、用钢量少、重量轻。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相比可节材1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的数字标注表示为:1、支撑杆;2、横杆;3、连接杆;4、扶梯;5、踏板;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连接关系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部分单独的支架6通过连接杆3连接固定;所述的支架6包括两根支撑杆1、横杆2、扶梯4;所述的两根支撑杆1上部连接有横杆2,两根支撑杆1中间位置设置有扶梯4。
在实际工作中:连接杆3、踏板5与支架6三者之间是处于分离状态,方便运输。在工作场地,利用连接杆3固定两个支架6,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最后将踏板5放置于横杆2上,完成整个安装过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外墙门式钢管脚手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全勇,未经万全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5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话方法、系统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空口同步方法、基站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