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踏板的连接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5163.1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7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滕杰;韦德飞;张培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中兴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0 | 分类号: | F16C1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吴百智 |
地址: | 24100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踏板 连接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结构的技术领域,涉及,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踏板的连接衬套。
背景技术
汽车踏板的连接衬套用于汽车制动和离合踏板总成。该连接衬套是一种塑料制件,用于踏板臂和支架转动连接部位。在现有技术中,连接衬套为整体圆柱件,其缺点是:
1、注塑件尺寸相对比较稳定,但对与之配套安装的轴管和支撑管尺寸要求太高,轴管与支撑管为金属机加工件,尺寸偏大容易造成装配后卡死;尺寸变小,容易造成装配后踏板臂晃动,影响装配质量。
2、注塑件的毛刺无法避免,容易造成轴管和支撑管装配困难。
3、通用性差,只能用于专用产品上,因尺寸的变动无法互换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踏板的连接衬套,其目的是方便衬套的装配并保证装配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踏板的连接衬套为环形结构并安装在支撑管的两端,所述的连接衬套的内孔与轴管配合,所述的连接衬套设有衬套开口,所述的衬套开口是在其环形结构上的断槽。
所述的断槽按所述的连接衬套的径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方便,其方法是在连接衬套上增加开口,使连接衬套通过径向的微量变形,实现其内外径的放大或缩小,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因连接衬套的毛刺或轴管、支撑管尺寸变动使踏板臂卡死,从而造成装配困难;还可以避免因间隙过大造成晃动,影响装配质量;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可广泛用于各种踏板总成上,不会因尺寸不一致造成无法使用或使用困难,减少了配件的种类;连接衬套是塑料制件,为注塑成型,制造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连接衬套与支撑管、轴管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连接衬套,2、支撑管,3、轴管,4、衬套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2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汽车踏板的连接衬套,为环形结构并安装在支撑管2的两端,所述的连接衬套1的内孔与轴管3配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方便衬套的装配并保证安装质量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踏板的连接衬套所述的连接衬套1设有衬套开口4,所述的衬套开口4是在其环形结构上的断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衬套1上增加开口,使连接衬套1可以实现径向的微量变形,其内外径可以根据装配的实际状况自然放大和缩小,避免连接衬套因毛刺、轴管和支撑管尺寸偏大或过小造成的踏板臂卡死或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通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可以广泛使用在各种踏板上,减少了配件的种类;
连接衬套1是塑料制件,为注塑成型,制造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
装配方便,在装配过程中不会因毛刺、轴管或支撑管尺寸的误差造成装配困难。不会因尺寸不一致造成无法使用或使用困难。
连接衬套1上的断槽按所述的连接衬套1的径向布置。其目的是通过断槽的槽宽的变化,实现连接衬套1的内外径的大小变化。
其加工方式是在注塑后进行槽的铣削加工。或者,开槽不通过铣削加工,而采用注塑形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中兴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中兴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5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