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精炼铜的除渣除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4828.7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3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苏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龙国际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14 | 分类号: | C22B15/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410219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精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精炼铜的除渣除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不少企业采用反射沪、三辊连铸连轧机利用再生铜材生产铜杆。首先采用反射炉作为精炼炉对再生铜熔化精炼处理,它是根据原材料和炉前取样分析的结果,加熔剂能去除的杂质,加入相应熔剂去除,其余采用氧化、蒸发和还原的方式去除,然后再用三辊连铸连轧机进行连铸、连轧生产铜杆。但是从精炼炉流出的铜液中含有非磁性的氧化物颗粒、陶瓷耐火材料等杂质及氧气,这样就使得生产出的铜杆质量不稳定,用户后续拉丝困难,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认可度,难以销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渣除气装置,来除去精炼铜液中的大部分杂质及氧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用于精炼铜的除渣除气装置,该装置包括电磁线圈和由侧板、和底板围成的进口端低出口端高的槽体,电磁线圈设置在槽体的底板和两斜侧板外,所述槽体的内壁有带除氧剂的耐火材料层。
所述底板包括两端的水平段和它们之间的连接段。
所述槽体的进口端上部有排渣口、出口端底部有铜液出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使槽体中的纯铜液往上流动,从槽体出口端的铜液出口流出进入连铸连轧工艺,而非磁性的氧化物颗粒、陶瓷耐火材料等杂质从槽体进口端的排渣口排出,实现铜、渣分离,同时槽体内壁耐火材料中的除氧剂在纯铜液的流动过程中将其中的大部分氧气除去,提高产品铜杆的可拉性和导电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除渣除气装置,包括电磁线圈2和由侧板和底板围成的进口端低出口端高的槽体1,电磁线圈2设置在槽体1的底板和两斜侧板外,槽体1的底板包括两端的水平段和它们之间的连接段,槽体1的内壁有带除氧剂的耐火材料层、槽体1内有覆盖剂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精炼铜液从槽体1的进口端流入槽体1中,电磁线圈2产生的电磁力使精炼铜液中的纯铜液往上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与浮在其上部的覆盖剂3和槽体1内壁上耐火材料层13中的除氧剂充分接触,除去其中的大部分氧气,最后从槽体1出口端的铜液出口12流出进入连铸连轧工艺。而非磁性的氧化物颗粒、陶瓷耐火材料等杂质从槽体1进口端的排渣口11排出,实现对精炼铜液的除渣除气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龙国际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金龙国际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4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