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倒换焦罐的底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3776.1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1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洪松;谭朝阳;王大春;程超;张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5/02 | 分类号: | C10B2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倒换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熄焦焦罐,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倒换焦罐的底闸门。
背景技术
干熄焦是钢铁行业炼焦工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干熄焦炉大多采用旋转焦罐接焦技术。旋转焦罐主要由焦罐骨架、双开底闸门和衬板三部分组成。底闸门为不锈钢材质焊接结构,用四根销轴与焦罐骨架连接。生产过程中,焦罐需要完成接焦、提升、平移、装焦、下降五个动作,提升机通过八角梁提升底闸门来实现旋转焦罐的上下运动,底闸门只有在往干熄炉装焦时打开,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接焦时,底闸门落在旋转托盘上保持关闭状态;焦罐提升、下降、平移时底闸门由八角梁支撑保持关闭状态;装焦时,底闸门失去支撑,由焦炭和其自身重力作用打开,完成装焦后,提升机通过提升八角梁关闭底闸门,往复动作进行生产。
由于焦罐骨架为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而成,虽然有隔热材料和衬板的保护,但由于长时间高温,其结构会产生变形,焊缝炸裂,需要修复或更换。当需要把焦罐倒换下来的时候,一般采用吊车将焦罐骨架和底闸门及衬板整体吊出来,这时候底闸门会因为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打开,给吊装带来很大的困难。之前吊装时,往往用钢管或槽钢将双开底闸门焊接起来,倒换完毕后,再将钢管或槽钢用气焊切割下来,这样做不仅对底闸门造成结构损伤,而且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倒换焦罐的底闸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倒换焦罐的底闸门,包括左右二半对开的底闸门本体,底闸门本体用销轴与焦罐骨架连接,其在于,在左右二半底闸门本体上各固定有相对应的连接板,对应的连接板之间用螺杆连接。
优选的,在左右二半底闸门本体两侧各固定有相对应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倒换焦罐时只需用螺杆通过连接板把两边的底闸门本体连成一体,倒换完成后,拆掉连接螺杆即可,螺杆可以反复使用,不需要使用气电焊,不会损伤底闸门结构,而且每次至少可以节约1个小时检修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闸门本体;2-焦罐骨架;3-销轴;4-连接板;5-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倒换焦罐的底闸门,包括左右二半对开的底闸门本体1,底闸门本体1用销轴3与焦罐骨架2连接,在左右二半底闸门本体1二侧各焊接固定有相对应的连接板4,共有二组四块连接板4,且不影响底闸门本体1上下工作面,对应的连接板4之间用螺杆5连接,螺杆5两头用螺母锁紧。
本实用新型倒换焦罐时只需用螺杆5通过连接板4把两边的底闸门本体1连成一体,倒换完成后,拆掉连接螺杆5即可,螺杆5可以反复使用,不需要使用气电焊,不会损伤底闸门结构,而且每次至少可以节约1个小时检修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3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消防栓
- 下一篇:双向绞车钢丝绳防磨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