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3351.0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2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朱继保;刘杰;庄蒙蒙;张德轩;孔春林;任燕;陈雪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天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14 | 分类号: | B03C3/0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悬吊 装置 静电 粉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粉尘凝并器,特别是静电粉尘凝并器的悬吊装置,属于电除尘,高压放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日益严峻,尤其是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的粉尘,电除尘器是最重要的电厂除尘设备之一,传统的除尘过程为:粉尘离子荷电、荷电粉尘移动后沉积、振打使粉尘脱落三个阶段,然而因为电除尘系统不能对PM2.5细微颗粒进行有效的荷电和实现二次扬尘振打,粉尘捕集效率(尤其是对于PM2.5的收集效率)很低,导致电除尘器未能有效地控制细颗粒物的污染,因此促使微小粉尘凝并成大颗粒粉尘的静电凝并装置是目前控制细颗粒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但传统的静电凝并装置悬吊结构复杂庞大,悬吊结构在放电时性能不稳定,另外,凝并器在除尘和凝并过程中运行不稳定,导致凝并器收尘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能够简化传统复杂庞大的悬吊结构,并能够保证悬吊结构在放电时的稳定性,从而减少除尘和凝并过程中凝并器的运行不稳定,大大提高凝并器的收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包括壳体、第一型钢、第二型钢、荷电区、悬吊装置和支座,所述荷电区包括极板、正电晕极和负电晕极,所述悬吊装置包括主梁、支撑板和瓷拉棒,所述 壳体内部设置有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的若干第一型钢,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与烟气流动方向平行的若干第二型钢,所述荷电区位于壳体内部,所述荷电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极板,相邻的两个极板构成烟气通道,所有极板固定在壳体上并相互平行,在相邻的极板之间交替放置有至少两对正电晕极和至少两对负电晕极,所述悬吊装置安装在壳体的上端,所述主梁安装在烟气通道两侧的上端,所述主梁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分别固定有正电晕极和负电晕极,所述正电晕极和负电晕极通过瓷拉棒连接,所述支座的上端连接到壳体的第二型钢上,下端支撑到地面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上游烟道、下游烟道、前置膨胀节和后置膨胀节,所述壳体前端为上游烟道,上游烟道上设置有前置膨胀节,所述壳体后端为下游烟道,下游烟道上设置有后置膨胀节,通过在烟道上设置膨胀节,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膨胀变形导致放电间距的改变。
作为优选,还包括正高压直流电源和负高压直流电源,所述正高压直流电源连接至正电晕极,所述负高压直流电源连接至负电晕极,通过高压直流电源对经过荷电区的粉尘粒子进行荷化,更有利于粉尘粒子凝并成大颗粒粉尘。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前端面的四条边上均设有第一型钢,壳体后端面的四条边上也均设有第一型钢,壳体的四条纵向边上均设有第二型钢,由型钢加强的壳体,保证在运行负压和部件重量载荷下能保持良好的刚性,防止电晕极与接地极的距离的改变,保证电晕电压稳定。
作为优选,所有相邻极板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合理放置极板,提高了正负电晕极对粉尘的荷电效率及带电颗粒混合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型钢、第二型钢和支座均采用横截面高度为100~200mm的工字钢,由于工字钢的横截面具有对称性,在承受对称交变载荷时,其性能优于角钢等其它型钢,使凝并器更为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化凝并器的悬吊装置的内部结构,增强了框架的稳定性,减轻了凝并器的总重量,维持了极间距离的恒定,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耐用性,降低了设备的检修频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凝并器的壳体上设置型钢作为加强筋,保证在运行负压和部件重量载荷下凝并器能保持良好的刚性,防止电晕极与接地极的距离的改变,保证电晕电压稳定;通过使用独立的壳体和支座,减少了烟道载荷,提高烟道的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静电粉尘凝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荷电区工作的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的静电粉尘凝并器的俯视图;
图4是悬吊装置的内部装置图。
图中:1-上游烟道、2-前置膨胀节、3-壳体、4-荷电区、5-后置膨胀节、6-下游烟道、7-静电除尘器、8-支座、9-悬吊装置、10-放电极横连管、11-负高压直流电源、12-正高压直流电源、13-极板、14-正电晕极、15-负电晕极、21-负电晕通道、22-正电晕通道、23-第二型钢、24-第一型钢、25-支撑板、26-主梁、27-瓷拉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天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天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3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静电除杂机齿状匀料辊
- 下一篇:一体化光缆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