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将载重货车固定在火车平车上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3166.1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9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中 |
主分类号: | B61D45/00 | 分类号: | B61D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0 山东省曲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 货车 固定 火车 平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重货车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载重货车固定在火车平车上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火车车皮运输载重货车的方法是将载重货车开到平车上以后将车轮固定器人工固定,然后使用绳子将货车车厢底部和平车连接,这种固定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对载重货车固定的解除也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载重货车固定在火车平车上的装置,能更快更有效的将载重货车固定在平车上,也可以更快的解除对载重货车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将载重货车固定在火车平车上的装置,包括车轮固定器1,连接杆2,双作用液压装置3,支撑柱4,支撑孔5,内丝钢管A6,内丝钢管B7和升降轮8,支撑孔5安装在火车平车上与支撑柱4底端结合,支撑柱4的左侧与双作用液压装置3相焊接,双作用液压装置3下面设有升降轮8,双作用液压装置3通过内丝钢管B7与连接杆2连接,连接杆2与车轮固定器1通过内丝钢管A6连接,连接杆2连接车轮固定器1和双作用液压装置3。
所述的双作用液压装置3为双作用液压千斤顶。
所述的支撑孔5为正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载重货车在火车平车上停稳后,立刻在可安装固定装置的轮胎附近找到支撑孔并调整连接杆的长度,再调整双作用液压千斤顶的位置,然后把支撑柱插入支撑孔。双作用液压千斤顶上设有可升降的升降轮,升降轮降下来可以推动双作用液压千斤顶,当升降轮收起时支撑柱正好插入支撑孔中,支撑柱插入支撑孔的深度正好是升降轮的直径。最后同时启动一组轮胎上的两个双作用液压千斤顶把车轮固定器推向轮胎底部。一般货车的第一个轮胎和第二个或第三个轮胎分为一组,最后一组轮胎分为一组,两侧的车轮固定器同时相向向这一组轮胎底部移动。一个车轮固定装置的总重量可以控制在40-50kg,从货车停稳到固定好10min以内3~4个人就可以完成。若同时5组人工作2个小时以内就可以完车一列60节平车。货车固定后还要再用绳子或钢丝绳将货车的车厢和平车连接。
解除固定时也要一组一组的同时解除。当双作用液压千斤顶因故不能回缩时,如果是一个先将其它组轮胎解除固定,然后再启动一组中可以工作的双作用液压千斤顶,注意货车有可能会移动,要注意安全。当一组中2个双作用液压千斤顶都不能工作时要用双作用液压千斤顶把轮胎将所在的轴承顶起,然后将支撑柱拔出。当载重货车出现故障不能自己离开火车平车时,使用钢丝绳对载重货车进行牵引离开火车车皮。然后再用其它车辆将载重货车牵引至维修点进行紧急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容易操作,能更快更有效的将载重货车固定在平车上,也可以更快的解除对载重货车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轮固定器,2-连接杆,3-双作用液压装置,4-支撑柱,5-支撑孔,6-内丝钢管A,7-内丝钢管B,8-升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将载重货车固定在火车平车上的装置,包括车轮固定器1,连接杆2,双作用液压装置3,支撑柱4,支撑孔5,内丝钢管A6,内丝钢管B7和升降轮8,支撑孔5安装在火车平车上与支撑柱4底端结合,支撑柱4的左侧与双作用液压装置3相焊接,双作用液压装置3下面设有升降轮8,双作用液压装置3通过内丝钢管B7与连接杆2连接,连接杆2与车轮固定器1通过内丝钢管A6连接,连接杆2连接车轮固定器1和双作用液压装置3。
所述的双作用液压装置3为双作用液压千斤顶。
所述的支撑孔5为正六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中,未经王正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3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摄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摄像机
- 下一篇:一种感应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