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气管插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332578.3 申请日: 2012-07-10
公开(公告)号: CN202777361U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王培宗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M16/04 分类号: A61M16/04
代理公司: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 代理人: 胡济元
地址: 510405***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改进型 气管 插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气体处理法影响病人呼吸系统的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气管用插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常用的气管插管主要由一通气软管、设在靠近通气软管尖部的球形气囊以及与球形气囊连通的充气管组成,如公开号为CN 1250387A的发明专利申请。使用时将球形气囊充满空气,利用球形气囊将患者的气管和双肺密封,实现人工给氧呼吸或者机械通气。 

普通型气管插管由普通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手感柔软,成本低廉,应用颇广。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因其材质柔软很容易折弯而导致患者通气不足、气道压力升高、急性压力性肺损伤等情况,严重限制了它在某些手术中的应用,如耳鼻喉科、脊柱科手术、妇科腹腔镜手术。 

授权公告号为CN 201248945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强型气管插管,该气管插管的特征是在公开号为CN 1250387A的发明专利申请所述方案的管壁内增设了金属丝螺旋弹簧,以加强管子的刚度,解决管子过于柔软所存在的缺陷。但是,上述实用新型方案中的金属丝螺旋弹簧由管接头一直延伸至气囊的最前端(其附图可能是由于气囊的存左,气囊的金属丝螺旋弹簧未显示出来),以至进入患者口腔直至声门以下的部分的管子都过硬,极易造成患者气道和肺组织压力性损伤,增加了术后气道管理难度,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气管插管,该气管插管进入声门内部分柔软,而在声门外的部分则具有一定刚度,可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气管插管,它包括一通气软管,该通气软管前部的外壁上设有一球形气囊,后端设有一与呼吸机或麻醉机连接的管接头,管壁内设有金属丝螺旋弹簧,其中所述的球形气囊由一充气管与充气接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丝螺旋弹簧由所述管接头的根部沿通气软管的管壁内延伸至距通气软管的前端6~8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型气管插管,其中所述的通气软管的前端为一不完全的斜面,该斜面远端的管壁向中心逐渐变窄形成一弯曲的自由端。所述的弯曲的自由端受到冲击时便屈服而弯曲,因此在插管时不会损伤患者的气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型气管插管,其中所述的不完全的斜面后部的通气软管的两侧相对设有与通气软管连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可在通气软管内主气道闭塞的情况下提供左右通道,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型气管插管,由于其中的金属丝螺旋弹簧由所述管接头的根部沿通气软管的管壁内延伸至距通气软管的前端6~8cm,因此,进入患者声门内的气管插管部分保持了普通型导管的柔软性,而在患者声门外的气管插管部分则加强型导管的刚性,其安全性和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十分显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型气管插管用于小儿气管插管全麻的意义更大,可以保护小儿声门、气道、肺组织不易损伤,有利于其术后麻醉苏醒及拔除气管插管,更能保障其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型气管插管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右视图,图3为图案的A—A剖视放大图(截断)。 

图4为图1、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通气软管1为采用聚乙烯制作软管,其左下方的前端为一不完全的斜面2,该斜面2远端的管壁向中心逐渐变窄形成一弯曲的自由端3;不完全的斜面2后部的通气软管1的两侧相对设有与通气软管1连通的通孔4;通气软管1前部的外壁上设有一球形气囊5,该球形气囊5由一充气管6与充气接口7连接;通气软管1的后端设有一与呼吸机或麻醉机连接的管接头8;通气软管1的管壁内设有金属丝螺旋弹簧9,该金属丝螺旋弹簧9由所述管接头8的根部沿通气软管1的管壁内延伸至距通气软管1的前端7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气软管1的管壁内设有金属丝螺旋弹簧8,虽然在制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现有技术已提供了具体生产工艺,具体实施可参照申请号为200610017554.8的专利申请所述的方案实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型气管插管的使用方法如下所述: 

全身麻醉诱导后,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去氮3-5分钟后应用喉镜等插管器材充分暴露声门,将通气软管1经口腔或者鼻腔插入患者的气道,并具有弯曲的自由端3的前端声门的下部。此时注意,不要让管壁内设有金属丝螺旋弹簧9的部分越过声门,插入深度(以上门牙为准)成人约为20-23厘米,小儿或者儿童为1/2年龄+12厘米,通过管接管8连接麻醉机或者呼吸机的螺纹管通气;然 后听诊双肺、观察胸廓起伏和(或)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确定通气软管1的前端位置是否合适;当通气软管1的前端位置合适时,通过充气囊5充入5-10毫升空气,将麻醉机转为机控模式,或者调节呼吸机模式等参数,同时调整氧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入麻醉药浓度或者呼吸模式,放置牙垫后胶布固定,用螺纹管固定架固定螺纹管,观察各种通气指标是否正常。术中术后或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吸引口腔或气道内分泌物则需要断开衔接管部分,插入吸痰管充分吸引后继续连接,但一次吸引时间以不超过10秒钟为宜。术毕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意识清楚、咽喉保护性反射,肌张力恢复完全,可以拔除气管插管,面罩吸氧,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幅度与频率等是否在正常范围,是否存在声门水肿等问题而影响患者呼吸,进一步导致缺氧、二氧化碳蓄积等情况发生,保证患者吸空气时血氧饱和度能维持在90%以上,继续观察15-30分钟,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可送返病房,继续24小时监护、鼻导管吸氧等治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2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