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袋封口强度、耐压强度及耐破强度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1331.X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0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范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环球塑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袋 封口 强度 耐压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袋封口强度、耐压强度及耐破强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封口强度对包装材料来讲是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对任何一种软包装材料都要做成包装袋来包装各种商品,包好商品都要热封或粘接来封口,达到包装目的。封口要有一定的强度才能够承受一定重量的内装物的压力,保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开裂,因此对复合袋进行封口密合性检查很有必要。目前检测复合袋封口强度,普遍采用电子拉力试验机测试和生产现场人工用钢尺来检测。电子拉力试验机测试,将待检验的复合袋封口裁下宽15mm的长条,用万能材料测定仪在一定速度下测定封口强度,比较烦琐,不方便。而实际生产中,常用一把光滑、无毛刺的小铁尺对其封口密合处用力推顶,如果轻轻一顶便有脱落、穿孔等现象,则说明密封性能差;若封口处依然保持应有的封合尺寸,则说明密封性能良好。在复合袋生产数量比较大时,很难保证产品封口强度的一致性。为了解决能在现场随时抽检复合袋的封口强度,实时控制产品质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复合袋封口强度、耐压强度及耐破强度测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袋封口强度、耐压强度及耐破强度测试装置,包括机械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机械系统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的下夹板、气缸、以及能随气缸上下活动的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上设有充气管,所述机械系统的外部套设有消音箱,所述电气控制系统设于消音箱的外部,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箱,以及设置于控制箱上的启动指示灯、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显示表。
本实用新型复合袋封口强度、耐压强度及耐破强度测试装置,在使用时夹板放入复合袋,装上充气管,启动按钮闭合夹板,显示表直接可读出数值,比较直观,既解决了用电子拉力试验机的烦琐,不方便问题,又避免了人工用钢尺检测不准确的癖病,可在生产时随时进行检查,为复合袋封口强度提供有力保障,降低了产品的退货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方便实用,可以随时进行检查,准确率高,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构示意图。
其中:1、控制箱,2、显示表,3、停止按钮,4、消音箱,5、启动按钮,6、启动指示灯,7、气缸,8、上夹板,9、下夹板,10、充气管,11、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复合袋封口强度、耐压强度及耐破强度测试装置,包括机械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机械系统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11上的下夹板9、气缸7、以及能随气缸7上下活动的上夹板8,下夹板9上设有充气管10,机械系统的外部套设有消音箱4,电气控制系统设于消音箱4的外部,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箱1,以及设置于控制箱1上的启动指示灯6、启动按钮5、停止按钮3和显示表2。
本实用新型复合袋封口强度的检测方法为:在上夹板8下夹板9间隙为10cm的平行板间放置待测的复合袋,在袋上装一个固定器及充气管10,按下启动按钮5,启动指示灯6亮,由此充气管10在5-10秒钟内缓慢地将压缩空气通入袋内,复合袋受压力一直到破裂,这时显示表2可读出一个数值,此值为复合袋最大承受强度,这个数据来体现封口处强度的目的。
复合袋耐压强度及耐破强度的检测方法为:在上夹板8下夹板9间隙为10cm的平行板间放置待测的复合袋,在袋上装一个固定器及充气管10,按下启动按钮5,启动指示灯6亮,由此充气管10在10~30秒钟内缓慢地将压缩空气通入袋内,使内压达到预定标准后再保持30分钟,观察其是否破损。一般复合袋的耐破强度应达到0.01MPa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环球塑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环球塑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13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辆车速控制结构
- 下一篇:电动汽车复合电源能量管理自适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