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光学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0643.9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楊美齡;張晉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楊美齡;張晉嘉 |
主分类号: | F21V7/10 | 分类号: | F21V7/10;F21V1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具 光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用具的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以在不增加光源数量与耗电量的条件下提升照明亮度的技术。
背景技术
基于体积小、省电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再加上发光亮度技术的提升,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应用于照明用途已愈来愈普遍。由于LED的体积很小,单颗LED的发光流明也还无法和一般的鎢丝灯泡、日光灯或现有的照明灯具比拟,因此,目前的LED照明灯具,都是将数颗LED整合成一LED模组,借由集中发光而产生实用的照明亮度。例如,将数个LED集合在一特定面积的电路基板或光罩内集中发光即能达到和一般灯泡相同甚至更有效率的照明效果。此外,高功率LED输入功率仅有15~20%转换成光,其余80~85%则转换成热,因此,LED模组必须搭配有效率的散热装置来适当将热量排除,避免LED晶粒接口温度过高而影响发光效率,以及降低发光寿命。
例如,一般的LED灯具结构,大体上包括有一散热器、一电源供应器与一LED模组;其中,LED模组是在一电路基板上设置数颗LED,电路基板被通入电流后可使发光。散热器则包含一基座,以及设在基座上的数片鳍片。LED模组被设于基座相对于鳍片的另一面,借此,LED模组通电发光时产生的热量被传导至各鳍片,再由气流将从鳍片散发的热量排除。前述现有的LED灯具装置,是依照明亮度的需求而设置所需要面积的LED模组,以及所需要数量的LED晶粒,并配合对应面积的散热器,以及对应功率的电源供应器,因此,使用的LED晶粒与电源功率的增加将直接提升制造成本,同时也较耗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LED灯具欲提升照明亮度时,必须增加LED晶粒的数量,以及提高供电功率,以致于增加了制造成本与耗能的缺点,而提供一种LED灯具的光学腔结构,其是在LED灯具的基座与光反射元件及光罩之间设置一光学腔,借由该光学腔的结构,使得从设于基座上的LED发光的光源,借由该光反射元件的光反射面收集通过反射,来决定所须要的光量度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增加光源数量与耗电量的条件下提升照明亮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灯具的光学腔结构,包括有一基座、一光反射元件、至少一LED模组与一光罩;该反射元件可与基座一体成型或是独立的元件,与光罩组合共同构成一光学腔,并将LED模组设于光学腔内的基座上;LED的出光方向相对两侧设有具倾斜且相对称的光反射元件,或是在LED的出光方向设置锥形的光反射元件,且光反射元件的内面做为光反射面,光罩组合于光反射元件上,借此,LED发光的光源可通过光反射元件的角度及形状的选择,由光反射面收集通过反射,来决定所须要增强的光量度范围,借以提升照明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光反射元件设于所述基座的对称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光反射元件,可以是与基座一体成型,也可以是一种独立的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光反射元件,可以是一种锥形体,使得LED灯具构成一灯泡造型。
本实用新型的光反射元件,可以是一种与基座一体成型具倾斜具相对称的光反射原件,使得LED灯具构成一灯管造型。
本实用新型的光反射元件可以设置第一嵌合结构,光罩则设置第二嵌合结构,第一嵌合结构与第二嵌合结构可以相互嵌合,进而使光罩组合于光反射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嵌合结构为设于该光反射元件的外侧面的凸条,所述第二嵌合结构为设于该光罩内侧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设于光反射元件的光反射面,可以是一种平面,也可以是一种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光反射元件可以通过角度及形状的选择,经由光反射面收集反射,来决定所须的增强的光量度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是在LED灯具的基座与光反射元件及光罩之间设置一光学腔,借由该光学腔的结构,使得从设于基座上的LED发光的光源,借由该光反射元件的光反射面收集通过反射,来决定所须要的光量度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增加光源数量与耗电量的条件下提升照明亮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光学腔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平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LED模组组合于基座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罩组合于基座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楊美齡;張晉嘉,未经楊美齡;張晉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0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