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种植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9796.1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沈万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3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容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立面或屋顶植物种植槽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城市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城市的低碳、节能、生态、环保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在建筑物的屋顶设置花园、建筑物的立面种植花草既可用以观光又可改善城市环境,这将成为城市建筑物发展的趋势。建筑物绿化,对植物浇水和排水是一个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789806U,授权公告日期2011年4月13日,名称为“自动浇水花盆”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自动浇水花盆。包括设有排水口的盆体,盆体的底部有一个蓄水腔。还包括带有注水口和出水管的密闭储水腔,该密闭储水腔置于盆体上。在密闭储水腔内接通有用来保持其内压强实现自动浇水的进气管。进气管一端伸入密闭储水腔的上部,另一端伸入至蓄水腔内。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对盆体自动浇水的问题。但是,储水腔设置在盆体上部,占用种植区域,影响植物生长,储水腔注满水造成盆体重心上移,盆体容易翻倒。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花盆的储水腔设置在盆体上部既占用种植区域又容易造成盆体翻倒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建筑物立面或屋顶绿化的植物种植槽,它既可自动供水,多余水又可重复使用,且种植槽放置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种植槽,它包括种植槽体,种植槽体下部设有隔板,隔板与种植槽体的底形成储水槽,隔板上方设有种植土,隔板设有若干与储水槽连通的孔洞,至少有一半的孔洞中插有吸水棒,吸水棒的一端与储水槽连通另一端埋入种植土。天降雨或人工浇水时,种植土被水浇透后多余的水通过孔洞流入储水槽。储水槽将这些多余的水储存。当土壤过分干燥,又没有人工浇水或天降雨对种植土补充水,吸水棒将储存在储水槽里面的水输送到种植土,既储存了多余的水,节约资源;又实现自动灌溉,减少种植养护成本。储水槽设置在种植槽体下部,不但储水量大而且种植槽体重心下移,植物种植槽放置稳定,特别是在建筑物立面或屋顶使用植物种植槽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隔板设有盘状蓄水盘,蓄水盘开口端与隔板上表面平齐,蓄水盘的底低于隔板;蓄水盘保存适量的水供给植物生长。
作为优选,种植槽体侧面外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分别与储水槽和种植槽体内侧连通。既可使隔板上方的积水快速流到储水槽,又有利于吸水棒将储存在储水槽里面的水输送到种植土。排水管在不排水时还能给土壤起到一定的透气、增湿作用。
作为优选,储水槽设有与种植槽体的底固定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与隔板连接,支撑柱设于蓄水盘之间;增加隔板的强度。
作为优选,隔板上表面敷设有网状结构的滤土布;阻止种植土进入储水槽。
作为优选,种植槽体底部内侧设有阻根层,阻根层为HDPE膜;阻止植物根系穿透种植槽,同时加固种植槽体,防止储水槽漏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植物种植槽多余水可重复使用自动给灌溉,节约资源,减少种植养护成本。种植槽放置稳定,尤其适合建筑物立面或屋顶绿化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植槽体;2-隔板;3-储水槽;4-吸水棒;5-阻根层;6-滤土布;7-排水管;21-孔洞;22-蓄水盘;31-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植物种植槽,它包括种植槽体1。种植槽体1圆柱体或长方体均可,本实施例采用长方体的种植槽体1。
如图2、3所示,种植槽体1下部设有隔板2。隔板2上方设有种植土(图中未示)。隔板2上表面敷设有网状结构的滤土布6。滤土布6为透水的无纺布或玻璃丝布。滤土布6紧贴隔板2上表面。隔板2与种植槽体1的底形成储水槽3。整个种植槽体1的底为储水槽3的底。种植槽体1底部内侧设有阻根层5,阻根层5为HDPE膜。隔板2设有若干与储水槽3连通的孔洞21。图2是从孔洞21中心剖开的结构示意图。隔板2设有盘状蓄水盘22。蓄水盘22开口端与隔板2上表面平齐,蓄水盘22的底低于隔板2。储水槽3设有与种植槽体1的底固定的支撑柱31。支撑柱31的上端与隔板2连接。支撑柱31设于蓄水盘22之间。图3是从支撑柱31中心剖开的结构示意图。蓄水盘22与隔板2连接的下表面设支撑柱31。在蓄水盘22与隔板2的连接处,隔板2的下表面没有设置支撑柱31处,隔板2设有孔洞21。至少有一半的孔洞21中插有吸水棒4。在同一排或同一列的孔洞21中,间隔一个孔洞21,在孔洞21中插入吸水棒4。吸水棒4为海绵或布条。吸水棒4的一端与储水槽3连通另一端埋入种植土。吸水棒4下端接近阻根层5但不与阻根层5相接触,吸水棒4上端不露出种植土。种植槽体1侧面外部设有排水管7。排水管7分别与储水槽3和种植槽体1内侧连通。排水管7有三个开口,排水管7的下方开口穿过储水槽3的侧壁靠近隔板2下表面与储水槽连通。排水管7的上方开口穿过种植槽体1侧壁在种植土上表面的下方与种植槽体1内侧连接。排水管7的上方开口与种植土之间设有滤土布6(图中未示)。排水管7上方的另外一个开口可以与建筑物雨水管或空调落水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9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