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聚流型人工湿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2435.4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8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元;陈蓉;邱川;黄不易;袁铄;陈洪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树元;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聚流型 人工 湿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领域,是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生物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平聚流型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具有运行成本低廉、管理简便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人工湿地技术也存在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人工湿地系统污染物防治机制是利用湿地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进行污水的生物生态处理,按照湿地内部水力条件的不同可分为表面流和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其中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又分为水平潜流和垂直潜流。无论哪一种人工湿地系统,由于污染物梯度在沿程方向上逐渐降低和湿地系统的横断面积相同,各段停留时间无明显变化,致使污染负荷沿水流方向上变化剧烈,出现人工湿地系统前部污染负荷过大而后部污染负荷过小的现象,导致湿地系统前部负载过大而后部过载又过小的问题发生,影响人工湿地处理效能的充分发挥和湿地内部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参见:LIU Shuyuan,YAN Baixing,WANG Lixia.Effect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Nitrogen Removal Rate in Constructed Wetlands.Wetland Science,2010,8(2):157-163.张荣社,李广贺,周琪,张旭.潜流人工湿地负荷变化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2006,27(2):253-257.)。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沿程方向上使横截面积由大到小,流速由小到大,污染负荷在人工湿地系统较均衡分布的水平聚流型人工湿地类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水平聚流型人工湿地,在底板上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环形封闭的外侧护板、中间护板、内侧护板及中心护板形成进水区、跌水区、处理区和出水区,内侧护板与中心护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呈放射性布置的导流板将处理区分割成若干个支处理区,中间护板的高度小于外侧护板的高度,中间护板的高度大于内侧护板的高度,外侧护板外侧的上部设置有上层加强筋板,外侧护板外侧的中部设置有中层加强筋板,所述的内侧护板的中下部均布有进水孔,中心护板的中上部均布有出水孔,中心护板内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口。
上述的上层加强筋板和中层加强筋板呈圆环状,与外侧护板通过焊接或粘结而紧密连接;上述的外侧护板和中间护板为圆筒状,与底板组成环形槽,为进水区;中间护板的上沿高度一致,外侧护板的上沿高度一致。
上述的内侧护板为圆筒状,与中间护板及底板组成环形槽,为跌水区;内侧护板的上沿高度一致。
上述内侧护板上的进水孔为一组环绕内侧护板的圆形孔;中心护板上的出水孔为一组环绕中心护板的圆形孔。
上述的导流板为连接内侧护板和中心护板的平板,导流板沿中心护板的外圆柱面呈辐射状布置,所述的导流板有八块,相邻两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上述的出水区为由底板和中心护板组成的圆筒形区域,位于底板的中心位置,中心护板上的八组出水孔为位于中心护板上的圆形孔洞,使得出水区与八个扇形支处理区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外侧环形进水区收集污水;利用跌水区与进水区的高程差进行水力充氧,保证处理区处理过程中对于溶解氧的需求;利用扇形处理区水流横断面积由大到小的特点,水流速度则相应的由小到大变化,促使在处理区前段污染物浓度大时,水流速度相应最小,停留时间最大,增加人工湿地的利用效率,在处理区的中后段污染物浓度因为人工湿地的处理作用而降低,水流速度也相应加快,停留时间缩小,增加污水的过流速度。整个系统污染负荷分布趋于均衡,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工湿地系统的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各种作用,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效能,相应的减少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集成了跌水充氧装置,为人工湿地的好氧处理过程提供溶解氧;提供了一种可变横断面积、变流速的人工湿地装置;整个系统污染负荷分布较均衡,提高人工湿地的利用效率,发挥其处理效能;保持了人工湿地原有的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人工湿地类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Ⅰ-Ⅰ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树元;台州学院,未经刘树元;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2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生物流化床用悬浮生物填料
- 下一篇:一种三相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