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袋间缝纫连线的剪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1892.1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4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任柏成;李淑珍;任鹏;马伊良;王效平;王明崴;李晓涛;樊修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蓝天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5/00 | 分类号: | D05B6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袋 缝纫 连线 剪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自动缝纫设备领域,特别是用于剪断编织袋间缝纫连线的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袋的封口普遍采用全自动缝纫机来完成,缝纫完成后需要通过剪刀装置剪断编织袋之间的缝纫连线,现有的剪切装置包括一个气缸、与气缸顶部连轴器铰接的动刀、切刀固定板及固定于切刀固定板板面上的下定刀,动刀的下边开有刀刃与下定刀配合,该设备只能下切时单程剪线,向上回程过程动刀是不工作的,工作效率低,而且动刀回程时容易出现编织袋挡刀现象,影响正常缝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设备单程剪线存在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双程剪线的编织袋间缝纫连线剪切装置,提高剪线效率,减少编织袋挡刀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编织袋缝纫线剪切装置,包括气缸、与气缸顶部连轴器铰接的动刀、切刀固定板及固定于切刀固定板板面上的下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的上下边均开有刀刃,所述下定刀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上定刀,所述上定刀的刀刃、下定刀的刀刃分别与所述动刀的上下边刀刃配合完成剪切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设有一根贯穿所述切刀固定板板面的切刀轴,所述切刀轴与动刀铰接,切刀轴的一端通过弹簧和锁紧螺母固定动刀。
所述切刀轴位于上定刀与下定刀之间的中间位置。
所述切刀固定板的顶边固定设置有安全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上下双刃动刀及上下定刀,气缸顶杆向上伸出过程,动刀向下运动,动刀的下边刀刃与下定刀的刀刃配合完成剪线动作,气缸顶杆向下缩回过程,动刀向上运动,动刀的上边刀刃与上定刀的刀刃配合完成对另一根缝纫连线的剪切动作,由于是双程剪线,与现有设备的单程剪线相比,效率提高一倍,另外,双程剪线还可以减少编织袋挡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动刀的零件图;
图中:1-气缸,2-气缸顶杆,3-连轴器,4-动刀,5-切刀固定板,6-上定刀,7-下定刀,8-切刀轴,9-弹簧,10-锁紧螺母,11-安全防护罩,12-缝纫连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编织袋缝纫线剪切装置,包括有气缸1、动刀4、上定刀6和下定刀7,气缸顶杆2与连轴器3螺纹连接,连轴器3与动刀4的尾部铰接,见图3所示,动刀4的上下边均开有刀刃,切刀固定板5的板面上采用螺栓固定设置的下定刀7和上定刀6,切刀固定板5上还设有贯穿该板面的切刀轴8,切刀轴8与动刀4铰接,切刀轴8的一端通过弹簧9和锁紧螺母10固定动刀4,切刀轴8位于上定刀6与下定刀7之间的中间位置,下定刀7和上定刀6以切刀轴8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上定刀6的刀刃与动刀4的上边刀刃配合完成剪切动作,下定刀7的刀刃与动刀4的下边刀刃配合完成剪切动作,切刀固定板5的顶边固定设置有安全防护罩11。
工作过程:气缸处于工作状态,当气缸顶杆向上伸出时,通过连轴器的带动,动刀向下运动,动刀的下边刀刃与下定刀的刀刃配合完成剪线动作,当气缸顶杆向下缩回时,动刀向上运动,动刀的上边刀刃与上定刀的刀刃配合完成对另一根缝纫连线的剪切动作。
上述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实施要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及等效结构变换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蓝天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未经蚌埠蓝天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1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