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化创可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1839.1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1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宋鑫;吴迪;陆先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晶华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创可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可贴,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创可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创可贴为简单的止血功能,因其外层的胶布不透气,长时间使用会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细菌的继发的感染,并会使伤口更加的恶化,如使用过程中经常更换,则非常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时观察伤口状态的可视化创可贴。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可视化创可贴,包括胶布,在胶布一面固定有带药膏的纱布;其特点是,所述可视化创可贴还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均与中央处理器通讯连接的用于采集创面图像的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和用于实时显示创面图像的微显示屏。
优选的是,所述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包括超微距光学成像系统和微CMOS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超微距光学成像系统的镜头朝向带药膏的纱布的方向,以采集位于纱布下方创面的图像。
优选的是,所述中央处理器设置在一嵌入胶布内的线路控制板上,用于观察创面状态的所述微显示屏固装于胶布具有纱布的另一面。
优选的是,所述可视化创可贴还包括固装于微显示屏上的微显示目镜,以放大微显示屏显示的内容。
优选的是,所述可视化创可贴还包括用于开启和关闭系统的且与中央处理器通讯连 接的按键模块。
优选的是,所述可视化创可贴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通讯连接的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可视化创右贴在原有创可贴基础上增加针对创面的取景功能,并经过信号处理,实时显示在微显示屏上,可随时观察伤口状态,亦减少经常频繁更换创可贴的麻烦和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视化创可贴的原理方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视化创可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视化创可贴的原理方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可视化创可贴包括固定用的胶布10,在胶布10一面固定有带药膏的纱布14;所述可视化创可贴还包括中央处理器1、以及均与中央处理器1通讯连接的用于采集创面图像的图像采集处理模块2和用于实时显示创面图像的微显示屏3。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1起视频编解码功能,主要负责整机的工作、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并且负责接收输入模块的指令并通过运算处理向输出模块发出指令,使整个系统工作运顺畅。所述中央处理器1设置在一嵌入胶布10内的线路控制板11上,用于观察创面状态的所述微显示屏3固装于胶布10具有纱布14的另一面。
所述图像采集处理模块2包括超微距光学成像系统和微CMOS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超微距光学成像系统的镜头13朝向带药膏的纱布14的方向,以采集位于纱布14下方创面的图像。所述可视化创可贴还包括固装于微显示屏3上的微显示目镜12,以放大微显示屏3显示的内容。
所述可视化创可贴还包括用于开启和关闭系统的且与中央处理器1通讯连接的按键模块4。
所述可视化创可贴的工作方法为,使用者按下按键,启动创可贴的可视化功能;所述超微距光学成像系统和微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创面的图像并将其传输至中央处理器1,由中央处理器1进行编解码后生成影像信号;生成的影像信号传输至微显示屏3进行显示,使用者通过微显示目镜12观察放大后的创面图像,以了解当前纱布14下方的创面的状态。
所述微CMOS图像传感器优选为OmniVision的OV7690(1/13),并且后续有1/15及1/20的图像传感器,足够微小。所述微显示屏3优选为美国Kopin的CyberDisplay 113KLV或300M LV(均为0.16),或者Micron,Aurora等公司同类规格的微显示屏3,并且后续有0.12和0.1″的微显示屏3,足够微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使用的胶布10都为透气透光形的,所述超微距光学成像系统不必另设额外的补光灯,直接利用外界光源透射进创可贴的光亮,就可进行创面图像的采集。
所述可视化创可贴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1通讯连接的电源模块5,该电源模块5主要负责整机的供电,为整机各个功能模块提供正确的电源供应,保证性能的同时做到超低功。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晶华光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晶华光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1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抛秧无人机
- 下一篇:用于光缆制造的扎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