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蜂巢式白平衡测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0306.1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8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思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思都 |
主分类号: | G03B11/00 | 分类号: | G03B11/00;G03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满靖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巢 白平衡 测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平衡调节装置,尤指一种蜂巢式白平衡测取器。
背景技术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照相机及摄像机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而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影像传感器,目前,影像传感器大致有两种:CCD传感器和CMOS传感器。虽然影像传感器的出现使得拍摄变成了极其简单的事情,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影像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都会产生在复杂光线环境下误判断色温的缺陷。而色温是使色彩还原的基础,影像传感器对色温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能达到正确还原色彩的目的,已有的数码照相机上都设置了多种白平衡调节模式,如:自动白平衡、手动白平衡以及三种以上的特定白平衡模式等。但是,自动白平衡模式会受到复杂光线环境下来自场景不同光源的误导,比如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场景、白炽灯与荧光灯的场景等,而有混合光的场景色温一定是混乱的,混乱的色温会使自动白平衡模式判断失误,直接影响色彩的真实还原。而手动白平衡等需要自行调节的模式一般适用于对色彩要求较高、具有专业拍摄技术的摄影师,普通拍摄者无法掌握复杂的调节技巧。
由此可见,设计一种操作简单的白平衡调节装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巢式白平衡测取器,该蜂巢式白平衡测取器操作简便,可实现白平衡调节功能,真实还原复杂光线环境下景物的色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蜂巢式白平衡测取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呈扁柱体状的半透明的透光本体,在该透光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呈蜂巢状的隔栅,在该透光本体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以该透光本体的中心为圆心、共心的多条环状刻蚀凹槽。
所述隔栅均匀密布在所述透光本体的侧面上,所述多条环状刻蚀凹槽由所述透光本体的侧面中心至边缘均匀密布。
所述蜂巢式白平衡测取器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保护盒体,该保护盒体开设有开口,所述透光本体从该开口置于该保护盒体的内腔内进行存储保护。
所述透光本体为乳白色、扁圆柱体状、塑料材质制成的透光本体。
对于呈扁圆柱体状的所述透光本体,所述保护盒体呈扁圆柱体状,所述保护盒体的体积与所述透光本体的体积相适配;所述保护盒体边缘的一个相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透光本体边缘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的凹部相适配的凸部,所述保护盒体的该凸部活动嵌设在所述透光本体的该凹部内,该凹部与该凸部构成旋转构件,以使所述保护盒体与所述透光本体之间相对于该旋转构件做转动动作;所述保护盒体边缘的另一相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透光本体边缘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的第一开合锁扣相适配的第二开合锁扣,该第二开合锁扣与该第一开合锁扣之间的互锁使得转动进入所述保护盒体的内腔内的所述透光本体固定。例如,所述开口为180度开口,所述保护盒体上的凸部、第二开合锁扣分别位于该180度开口的两端。
所述透光本体、所述保护盒体上均设有抵顶部,所述透光本体的抵顶部与所述保护盒体的抵顶部相对应设置,以使所述透光本体转出所述保护盒体后固定在一位置上。
所述透光本体边缘的相应位置上设有手带绳穿孔。
所述透光本体的直径为9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数码照相机、摄像机上的手动白平衡模式配合本实用新型使用,可对进入镜头的光线进行色温值评估,即有效调节白平衡,使得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可真实还原复杂光线环境下拍摄物的色彩,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简便,易掌握,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保护盒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6是安装有保护盒体的本实用新型半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7是安装有保护盒体的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蜂巢式白平衡测取器包括呈扁柱体状的半透明的透光本体10,在该透光本体10的一侧面上设有呈蜂巢状的隔栅11,在该透光本体10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以该透光本体10的中心为圆心、共心的多条环状刻蚀凹槽12。
在实际设计中,隔栅11一般呈六边形,当然也可呈其他多边形。如图1和图2,隔栅11均匀密布在透光本体10的侧面上,多条环状刻蚀凹槽12由透光本体10的侧面中心至边缘均匀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思都,未经周思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