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无线控制终端的电动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0246.3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敏;徐浩洋;唐惠广;王振兴;张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玫和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45 | 分类号: | B62M6/4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无线 控制 终端 电动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特别是一种采用无线控制终端的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自行车市场中,在电动自行车行业控制终端多采用有线控制仪表,来实现监控和指令控制。在传统的电动自行车中,为了实现控制需要,需要在自行车车架上设置大量的信号传输线缆,不仅体积庞大,占用车架上的大量空间,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磨损而发生损坏,从而影响电动自行车的正常使用。另外,采用有线控制仪表终端连接线路走线复杂,成本高,连接线快速接头松动、线头脱落、信号线破损、仪表进水、显示屏损坏或不显示等常见故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有效地简化了电动自行车的结构,降低了信息干扰,信号不易丢失,实现了对自行车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同时还避免了因使用过程中导线磨损而造成电动自行车发生故障,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无线控制终端的电动自行车, 包括车架、中轴、前车叉、后车叉、鞍座架、车把、控制中心、连接到控制中心的信号采集装置、驱动装置、控制终端和蓝牙装置,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中轴上,控制中心和蓝牙装置相连接并共同设置在车架上,驱动装置设置在车架后端,控制终端固定设置在车把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采用无线控制终端的电动自行车通过采用控制终端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无线连接,有效地避免了在电动自行车上设置量的连接控制导线,从而有效地简化电动自行车的连接控制结构,降低了电动自行车的连接控制成本,降低了信息干扰,避免了信号丢失和信号失真,实现了对自行车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控制效率,同时还避免了因使用过程中导线磨损而造成电动自行车发生故障,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采用无线控制终端的电动自行车的一种改进,信号采集装置包括速度传感器或者力矩传感器。本改进通过在电动自行车上设置速度传感器和力矩传感器,有效地实现了对电动自行车速度和运行状态的准确实时监控,提高监控的精确度,为准确了解电动自行车的运行状态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有利于对电动自行车实施准确操控和对电动自行车的状态进行了解。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采用无线控制终端的电动自行车通过采用控制终端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无线连接,有效地避免了在电动自行车上设置量的连接控制导线,从而有效地简化电动自行车的连接控制结构,降低了电动自行车的连接控制成本,降低了信息干扰,避免了信号丢失和信号失真,实现了对自行车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控制效率,同时还避免了因使用过程中导线磨损而造成电动自行车发生故障,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降低了电动自行车速度监控的误差,提高了电动自行车的骑乘性能,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采用无线控制终端的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明列表:
1、控制中心; 2、驱动装置; 3、控制终端;
4、蓝牙装置; 5、信号采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无线控制终端的电动自行车, 包括车架、中轴、前车叉、后车叉、鞍座架、车把、控制中心1、连接到控制中心1的信号采集装置5、驱动装置2、控制终端3和蓝牙装置4,信号采集装置5设置在中轴上,控制中心1和蓝牙装置4相连接并共同设置在车架上,驱动装置2设置在车架后端,控制终端3固定设置在车把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采用无线控制终端的电动自行车通过采用控制终端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无线连接,有效地避免了在电动自行车上设置量的连接控制导线,从而有效地简化电动自行车的连接控制结构,降低了电动自行车的连接控制成本,降低了信息干扰,避免了信号丢失和信号失真,实现了对自行车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控制效率,同时还避免了因使用过程中导线磨损而造成电动自行车发生故障,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玫和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玫和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化灶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炒菜煲汤两用烹饪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