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器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0172.3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8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宋具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4;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张颖玲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器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铁芯,尤指一种具有线性变化改变电感值的铁芯结构。
背景技术
电感器(Inductor)又称为线圈(coil),是被动组件的一种,具有抗拒任何电流变化的电子组件,它由线圈缠绕着芯材组成,芯材可以是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电感器是借由线圈电流变化,而产生磁通量变化,根据磁场的现象做成的组件,其中磁场的来源是电荷在流动,即电流。交流的电流会产生磁场,而变动的磁场会感应出电流,其线性关系的比例,我们称为电感。
通常只有单一导线绕成的,会有自感作用,用一个以上导线绕制的,则有互感作用。电感器的功能在于过滤电流里的噪声,稳定电路中的电流,以防止电磁波干扰,作用与电容器类似,同样是以储存、释放电路中的电能来调节电流的稳定性,只不过电容是以电场(电荷)的形式来储存电能,而电感却是以磁场的形式来达成。
电与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电流流过的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相反的,切割磁力线的线圈中会产生电流。电感的构造是将导线绕成彼此靠近的线圈,当电流流过时,其中会充满磁能,电流变小时,线圈内的磁能会产生一股力量,阻止电流变化。
传统的电感器如图1所示,包含有:两个呈E字形的铁芯10a、绕线架20a及绕线组30a。该电感器在制作时,将绕线组30a缠绕在该绕线架20a上,将两个E字形的铁芯10a中央的导磁体101a穿过绕线架20a后,即完成电感器的制作。由于该电感器在制作时,绕线组30a需要用多轴的绕线机才可以将铜线缠绕在绕线架20a上,因此无法让绕线机进行自动化生产。而且将铜线缠绕在该绕线架20a再与该两个铁芯10a组装,会导致电感器体积大,使电感器的成本增加。
另外,还有一种环形电感,该环形电感具有环形铁芯及缠绕在该环形铁芯上的绕线组,由于该环形电感使用的铁芯为环形,在缠绕绕线组时,无法放置在一般自动化绕线机上自动绕线生产,也必须使用人工方式绕线,造成制作上的麻烦。
由于上述两种电感器组装后,缠绕在绕线架20a上的绕线组30a位于该两个铁芯10a的气隙上或者是环形电感的绕线组直接缠绕在该环形铁芯的气隙上,在气隙发生漏磁现象时,将会影响到流过绕线组上的电流,使电感器的效能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缺点,让电感器的制作更加简化,能够在绕线机上自动绕线生产,使电感器的体积缩小以及降低制作成本。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使该绕线组远离铁芯的气隙,使电感器效能更佳。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能够线性变化调整电感器的电感值,使电感器效能更佳,能够防止漏磁现象产生及避免电感器过热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感器改良结构,该电感器改良结构包括:两个铁芯,各该铁芯具有第一导磁体,各该第一导磁体两端各延伸有第二导磁体,各该第二导磁体与所述第一导磁体相互垂直,且分别具有端面,其中所述两个铁芯对应设立,且在所述端面对应设置处之间形成有气隙;绕线组,缠绕于所述两个铁芯的所述两个第一导磁体上,该绕线组上具有输入端及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导磁体及所述第二导磁体为方形,所述第一导磁体及所述第二导磁体的表面为平滑面。
其中,所述第二导磁体上各具有凹槽。
其中,所述凹槽为阶梯状。
其中,所述第一导磁体及所述第二导磁体为圆形,所述第一导磁体及所述第二导磁体的表面为平滑面。
其中,所述第二导磁体上各具有凹槽。
其中,所述凹槽为阶梯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电感器改良结构,该电感器改良结构包括:两个铁芯,各该铁芯具有第一导磁体,各该第一导磁体两端各延伸有第二导磁体,各该第二导磁体与所述第一导磁体相互垂直,且分别具有端面,其中所述两个铁芯对应设立,且在所述端面对应设置处之间形成有气隙;绕线组,包含:第一绕线组,用以缠绕在其中一个所述铁芯的第一导磁体上,该第一绕线组上具有输入端及输出端;第二绕线组,用以缠绕在另一所述铁芯的第一导磁体上,该第二绕线组上具有输入端及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导磁体及所述第二导磁体为方形,所述第一导磁体及所述第二导磁体的表面为平滑面。
其中,所述第二导磁体上各具有凹槽。
其中,所述凹槽为阶梯状。
其中,所述第一导磁体及所述第二导磁体为圆形,所述第一导磁体及所述第二导磁体的表面为平滑面。
其中,所述第二导磁体上各具有凹槽。
其中,所述凹槽为阶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1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用轴向预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直流融冰装置试验电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