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急电源集成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9112.X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6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蒋正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正坤 |
主分类号: | H02J9/04 | 分类号: | H02J9/04;H02J9/06;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电源 集成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应急电源集成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消防应急照明电源广泛应用于银行、医院、邮电等重要负荷不能断电的场所,但应急电源的供电原电是由市电源向备用电池充电,当市电停电时,由备用电源经逆向电源转换后向用电设备供电,由于频繁充放电次数超过电池规定的数量,会引起电池寿命降低,因此减少供电时间,给重要用电场所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应急电源集成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急电源集成监控系统,包括电池充放电电路、电池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电池充放电电路的输出信号传输至电池电压信号采集电路,所述电池电压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信号经A/D数据转换电路传输至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发送至ZigBee无线模块电路、联动控制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ZigBee无线模块电路的输出信号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
优选的,所述电池充放电电路包括有晶体管Q1、三极管Q2、LED应急充电电池E、二极管D1,市电供应的整流桥电路输出直流电压通过二极管D5向LED应急充电电池E充电,整流桥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置于灯箱面板上的指示灯LED1和LED2,三极管Q2的输出端连接有分别由开关K1、K2控制的照明灯L1、L2。
优选的,所述电池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包括二极管D6、电容C4、电阻R10、可调电位器W1,所述二极管D6分别与电容C4、电阻R10并联,电阻R10与可调电位器W1并联。
优选的,所述ZigBee无线模块电路采用ZM2410无线通信模块IC3。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市电停电后,由备用电池经逆向转换电源后,向负载供电,当备用电池电压低于设定值时,由电压信号采集电路,经A/D数据转换后,由单片机综合判断后,通过ZigBee无线模块将安装在建筑物内的应急电源进行系统集成,构成监控系统,达到用电可靠性供给、监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急电源集成监控系统,包括电池充放电电路1、电池电压信号采集电路2和单片机控制电路3,所述电池充放电电路1的输出信号传输至电池电压信号采集电路2,所述电池电压信号采集电路2的输出信号经A/D数据转换电路21传输至单片机控制电路3,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3的输出信号控制发送至ZigBee无线模块电路31、联动控制电路32和报警电路33,所述ZigBee无线模块电路31的输出信号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311。
所述电池充放电电路1包括有晶体管Q1、三极管Q2、LED应急充电电池E、二极管D1,三极管Q2的输出端连接有分别由开关K1、K2控制的照明灯L1、L2,本电路采用电容降压式供电,在有市电供应的情况时,整流桥上输出的约4.5V直流电压通过D5向可充电电池E充电。此时,整流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灯箱面板上的指示灯LED1(红)和LED2(绿)发亮,表示有交流,晶体管Q1导通,使三极管Q2基极的下偏置电阻R5(也是晶体管Q1的负载电阻)接“地”,但由于三极管Q2基极通过二极管D6得到近4V正电压,电位比发射极高,所以三极管Q2截止,因此不管开关K1、K2接不接通,照明灯L1、L2均不会点亮。
一旦交流市电停电,三极管Q2基极由二极管D5提供的直流正电压被解除,此时如果开关K1、K2按下,便使可LED应急充电电池E与照明灯L1、L2接通,则由于停电瞬间电解电容器C2上的电压犹存,晶体管Q1还导通着,由LED应急充电电池E经二极管D3、D4流经电阻R6和R5到“地”的电流在电阻R6上产生的压降使三极管Q2获得了导通的必要条件。
三极管Q2导通,于是三极管Q3导通,由可充电池供电的照明灯L1、L2也被点亮,且只有在LED应急充电电池E电流消耗尽,不能再维持导通三极管Q2时才会熄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正坤,未经蒋正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9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