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率型LED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8443.1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3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伟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led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功率型LED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LED作为环保节能的第四代照明是未来的替代光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因其“价格瓶颈”,使得LED进入照明领域处于徘徊阶段,经过我们研究后认为,目前,构成LED照明光源的最大成本是“LED照明光源散热解决方案”,如果LED照明散热解决方案能有较大技术进步,利用一种高效廉价的散热器,能对降低LED照明光源成本有很大贡献率。而从第一代照明的钨丝灯到第三代照明的金卤灯,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光源本身均可以耐高温,而唯独第四代照明的“半导体照明”结温Tj125度,当结温在90度时,LED的光衰减幅度大约10%,这导致了LED半导体照明必须要有比较有效的散热结构,目前现有LED散热器的主流技术,在散热原理方面,主要采用“自然条件下对流散热”和“烟囱效应”原理;在材质上,主要采用铝质材料为基材,由于散热效率不高为了达到可靠散热的目的,只能通过增大散热面积,其结果使得体积增大,耗材增加,以下示例为现有技术中的代表:
图1-1和图1-2为“一种大功率LED蜂窝散热器”,专利号:ZL200620044825.4,该专利外形为中空六角形柱状体1。该专利采用的材料为铝材,参见说明书第5页第6行“中空六角型材为铝质产品”。中空六角形柱状体1的外表面分布有叶片5;单个散热器通过被扣件2、扣件3对扣后,能组合形成蜂 窝状网格为用于通风的通风管道4。
根据该专利的结构以及说明书的描述,该散热器外表是由中空六角形形成的外表面以及叶片5组成,而用于通风的管道4,就独立的中空六角形柱状体1而言,它的结构为半圆柱状槽,因而,它只能算中空六角形外表面的一部分。“自然条件下对流散热”发生在该散热器的外表面上。只有在多个中空六角形柱状体1对扣组合后,形成蜂窝状网格时,才能形成有效散热。至于中空六角形柱状体1中中空的作用,根据图及具体使用可知,由于中空部位上端是安装铝基线路板的装配面,当安装铝基板后,这个中空口将被堵死,因而,该孔只能作为铝基板的导线孔(或穿线孔),事实上,在该专利中也没有对它的散热功能及作用作进一步的说明或描述。因此,单个独立的中空六角形柱状体散热器,散热主要依靠“自然条件下对流散热”。
图2为“一种立柱式型LED散热器”,专利号CN202177077U。该专利外形为立柱式形状,立柱体6中心部位,设计有台阶形状的凹槽7,该凹槽7为焊接有LED元件铝基线路板的安装位,凹槽7内的中孔为通孔8;在立柱体6内,设计有环形阵列的通槽总成9,该专利进一步设计为,具有第二层通槽,其位置在靠近凹槽7周围设计有三个弧形通槽,散热采用“双重散热”。
根据该专利的结构以及说明书的描述:“双重散热:散热器利用通槽总成形成的特殊结构具有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的双重散热效果,可令热传导加快增强散热效果,使散热器散热时形成‘烟囱效应’”(摘自该专利说明书第4页[0013])。该专利实现“双重散热”是通过通槽总成形成的特殊结构来实现“烟囱效应”及“辐射散热”,我们知道热辐射的大小与材料的热辐射率有关,该专利依据“双重散热”结构来提高热辐射散热的观点值得商榷。另外,在柱状体内,凹槽是 LED的安装位,而在该位置的外部设计有两层通槽总成,从结构上看,该两层通槽总成,占具了柱状体6大部分位置空间,因此,该专利是不能实现体积小的目的。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高效、低成本、紧凑型、能满足更大功率LED散热需要等等的散热器,来实现一套高效低耗的新散热解决方案,是打破LED照明价格瓶颈实现普及应用的必由之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根据“自然条件下的对流散热”、“烟囱效应散热”、“高热辐射散热”、“体发射方式”、“尖端热效应散热”以及“热边界层”理论等散热原理与效应,发明了“功率型LED散热器”,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功率型LED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
该散热器本体为一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管状体,其中空的内部即为烟管;
该散热器本体两端管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的通风槽,用于空气流通;
该散热器本体烟管内壁设有一条以上的有尖端体的凸出膛线;
该散热器本体其一端为装配导热线路板的安装端,其另一端为固定其自身的安装端,所述导热线路板的导线可通过导热线路板的安装端穿入并从另一端穿出。
根据实施例所述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在于:
所述的散热器本体为陶瓷的散热器本体;
所述的散热器本体其自身的安装端,用与和扩展件连接时不设有通风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伟,未经陈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8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砂页盘烘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无油SF6气体回收充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