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灌溉温室大棚的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4828.0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1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斌;郑凤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泰绿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灌溉 温室 大棚 灌溉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的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温室和大棚一般面积为几亩,滴灌需水量小,而且地块往往远离水井,为此,需要能够移动和自带水源的有压滴灌供水设备。目前的滴灌系统工作过程是用固定水泵提水供压,经过管路流经固定安装的过滤器去除水中杂物,再经管路将水输送到滴灌管通过滴孔排出完成滴灌过程。其滴灌模式是采用地面滴灌的方式进行,自动化程度较低,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智能灌溉温室大棚的灌溉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的灌溉系统,它包括多根立柱、顶棚架、导轨、行车、横梁、喷水管、入水管、水管导轨;所述的多根立柱分两排相对树立,顶棚架跨接在两排立柱的顶端,在两排立柱上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安装一条导轨,在两条导轨上分别安装一台行车,在两台行车之间挂接横梁,在横梁上沿纵向安装多条喷水管,该喷水管与入水管连通;所述的入水管通过吊线滑轮与水管导轨滑接,水管导轨安装在顶棚架上且与横梁的运行方向一致。
所述的顶棚架由多根弧形圆管和多根水平圆管组成;水平圆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弧形圆管的内弧形面上;所述的水管导轨串接在多根水平圆管上。
所述的行车包括车架、电机、齿轮副、主动轮、从动轮;所述的电机安装在车架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副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车架底端的一侧,从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车架底端的另一侧;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滑接在导轨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水源是通过悬挂在植物上方的喷水管进行滴灌的,安装在横梁上的喷水管在行车的驱动下会随横梁在大棚内来回移动,实现全方位的喷水作业,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11是图1在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1是图3在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的灌溉系统,它包括多根立柱1、顶棚架2、导轨3、行车4、横梁5、喷水管6、入水管7(如图31所示)、水管导轨8。
所述的多根立柱1分两排相对树立,顶棚架2跨接在两排立柱1的顶端,在两排立柱1上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安装一条导轨3,在两条导轨3上分别安装一台行车4,在两台行车4之间跨接横梁5,横梁5可随行车4一起来回移动。结合图11所示,在横梁5上沿纵向安装多条喷水管6,该喷水管6与入水管7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的喷水管6为两条。
结合图31所示,所述的入水管7通过吊线滑轮9与水管导轨8滑接,水管导轨8安装在顶棚架2上且与横梁5的运行方向一致。
所述的顶棚架2由多根弧形圆管21和多根水平圆管22组成。水平圆管2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弧形圆管21的内弧形面上;所述的水管导轨8串接在多根水平圆管22上。
如图4所示,所述的行车4包括车架41、电机42、齿轮副43、主动轮44、从动轮45。所述的电机42安装在车架41上,电机42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副43与主动轮44连接,主动轮44可转动的安装在车架41底端的一侧,从动轮45可转动的安装在车架41底端的另一侧;所述的主动轮44和从动轮45滑接在导轨3上(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3所示,安装在两条导轨3上的行车4同时移动,带动安装在行车4上的横梁5来回移动,带动横梁5上的喷水管6(如图11所示)来回移动,完成喷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喷水管的数量可据需要而定,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泰绿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泰绿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4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