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报警器、主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2877.0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1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曾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一康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8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报警器 主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输液报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报警器、主控机。
背景技术
目前,病人在输液时为防止药液输完后因空气进入血管或血液回流而导致身体受到伤害,需要医护人员或者病人自己时刻关注药液是否输完,在药液输完前由医护人员断开输液进行换药或拔除输液针头。这种人工监控输液情况的方式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甚至是当病人在输液的过程中睡着而医护人员一时的疏忽将会对病人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报警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监控输液情况的方式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甚至是当病人在输液的过程中睡着而医护人员一时的疏忽将会对病人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输液报警器,包括:
控制电路;
设置于输液管上,输出端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监控输入端,监控输液管是否有液体流过并将监控信号传送至控制电路的传感器;
设置于输液管上,输入端接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是否夹紧输液管使输液管断流的夹紧装置;
所述输液报警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的通讯端连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模块。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监控输入端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监控输入端接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讯端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通讯端接所述通讯模块的控制器;
输出端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接所述夹紧装置,输入端接所述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根据所述控制器输出的驱动信号驱动夹紧装置夹紧输液管的驱动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输入端接所述控制器的亮灯输出端,指示夹紧装置夹紧状态的指示灯;
输入端接所述控制器的鸣叫输出端,随夹紧装置夹紧状态改变进行鸣叫的蜂鸣器。
所述传感器设置于输液管上接近输液瓶的一端,所述设置于输液管的传感器与输液瓶的距离小于设置于输液管的夹紧装置与输液瓶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输液报警主控机,与以上所述的输液报警器通讯,所述输液报警主控机包括:
控制器;
与所述控制器的通讯端连接,与所述输液报警器进行通讯的通讯模块;
输入端接所述控制器的显示输出端,显示输液报警器状态的显示器;
输入端接所述控制器的鸣叫输出端,随输液报警器状态改变进行鸣叫的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报警器,通过设置的传感器、控制电路和夹紧装置,可在药瓶输液完毕之后自动夹紧输液管使输液管断流,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监控输液情况的方式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甚至是当病人在输液的过程中睡着而医护人员一时的疏忽将会对病人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报警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报警器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报警器用于输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报警主控机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报警总机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报警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一种输液报警监控系统4,包括输液报警器1、输液报警主控机2以及输液报警总机3。在该输液报警监控系统4中,在同一个输液室或病房里,每个输液的病人中均设置有输液报警器1,该输液报警器1可在药液输完后自动夹紧输液管使输液管断流同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医护人员;每个输液室或病房均设置有输液报警主控机2,每个输液报警主控机2均与该输液室或病房的输液报警器1通讯监控输液报警器1的工作状态;而在整个医院中设置有输液报警总机3,该输液报警总机3一般设置于护士站,实时监控每个病房乃至每个输液病人的输液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一康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一康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2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