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送机皮带撕裂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2455.3 | 申请日: | 201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3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鑫荣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皮带 撕裂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带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输送机皮带撕裂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运输机械使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一种低成本的普通运输机械,在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皮带运输作为一种矿井物料输送机械,在矿井作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皮带撕裂一直是皮带运输系统及皮带保护厂家难以有效解决且最为头疼的难题。皮带撕裂属于恶性事故,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生产。
皮带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其下料口的物料中极易混入坚硬的物体卡死在下料口中,造成皮带中间划伤撕裂,或者因为皮带跑偏造成皮带输送机的首轮、尾轮、张紧轮登处皮带撕裂。当皮带输送机发生上述撕裂时,由于没有检测装置,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得知事故已经发生,致使皮带继续运行,造成整条皮带撕裂,而后被迫停机、停产来排除故障,生产效率低、经济损失大,无法满足了企业日常生产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输送机皮带撕裂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输送带防护装置皮带撕裂无法检测的不足、生产效率低、经济损失大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机皮带撕裂保护装置,包括机架、电气部分,所述机架上设有上、下托辊,上、下托辊上套置有上、下皮带,所述上皮带压置在上托辊上,下皮带压置在下托辊上;所述上、下皮带之间设置有一挡板,挡板左侧设置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电气部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侧部设有转轴,转轴底端设置在机架上,挡板另一侧与弹簧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机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顶部横行固定有加强筋,加强筋一端与转轴连接,加强筋另一端与弹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气部分包括控制盒,所述行程开关与控制盒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盒电源端与电源连接,控制盒执行端与电动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全自动、省时省力、降低经济损失等特点。其能在皮带撕裂时能快速的停机通知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当皮带输送机的下料口皮带掉下锐利的铁器伤害了皮带后,从皮带下漏出的矿物在下行皮带的带动下会推动挡板,接触到形程开关后,自动断电,皮带停止运行。有效减少了皮带的损伤,杜绝了皮带的大范围划伤、撕裂,从而用最简单的办法实现了在有限范围内对皮带的保护,满足了企业日常生产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图。由图1结合图2可知,该输送机皮带撕裂保护装置主要由架体1、挡板3、调整弹簧31、电气部分4等构成。架体1上设置有有上、下托辊(23、24),上、下托辊(23、24)套置有上、下皮带(21、22),上皮带21压置在上托辊23上,下皮带22压置在下托辊24上。上、下皮带(21、22)之间设置有挡板3,挡板3侧部设有转轴33,可以自由的转动;转轴33底端设置在机架1上,挡板3另一侧与弹簧31连接,弹簧31另一端与机架1连接。挡板3顶部横行固定有加强筋32,加强筋32一端与转轴33连接,加强筋32另一端与弹簧31连接。弹簧31弹力的大小跟据现场物料的密度和颗粒大小来调整,如果是煤就用弹性系数小的弹簧,如果是金属矿石就是弹性系数稍大的弹簧。挡板3左侧设置有行程开关41,行程开关41与电气部分4连接。电气部分4包括控制盒43,行程开关41与控制盒43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盒43电源端与电源44连接,控制盒43执行端与电动机42连接。
当皮带输送机的下料口皮带掉下锐利的铁器伤害了上皮带21后,从上皮带21下漏出的矿物落在下皮带22上,然后由下皮带22的带动下推动挡板3,接触到行程开关41后,自动断电,皮带停止运行。有效减少了皮带的损伤,杜绝了皮带的大范围划伤、撕裂,从而用最简单的办法实现了在有限范围内对皮带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鑫荣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鑫荣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2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