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地震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9205.4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1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卓郑安;叶筱康;阮海宇;吴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地震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地震报警器。
背景技术
地震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现象,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在地震到来时,当地居民如果能够及时地知道地震信息,采取合理的措施,对他们生命财产的保护有着极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地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地震局、地震中心等大型国家机构部门,所以需要一些小型的且主要用于家用的报警装置。但是,目前一般小型的地震报警器大多存在成本较高,机构复杂,安装麻烦等缺点,不适合家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简便,灵敏度较高且安装方便的家用地震报警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器,包括电源、常闭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通过引线垂直悬挂在墙面上的铜管、插入所述铜管且与该铜管内壁不触碰的铜丝、继电器、三极管和蜂鸣器,其中:
所述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和常开触点;所述电源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铜管,所述铜丝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
所述电源的正极、继电器线圈、蜂鸣器以及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连接;
所述电源的正极、常开触点、第二电阻以及三极管的基极依次连接;
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常闭开关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
上述的家用地震报警器,其中,所述家用地震报警器还包括与所述继电器线圈并联的二极管,该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的正极。
上述的家用地震报警器,其中,所述铜丝插入至所述铜管的二分之一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只用铜管和铜丝以及一些常见的电子器件就可以制作,成本低廉、灵敏度较高且安装方便,适合家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地震报警器的结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地震报警器,包括电源V、常闭开关K、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通过引线垂直悬挂在墙面1上的铜管2、插入铜管2且与该铜管2内壁不触碰的铜丝3、继电器、三极管Q、二极管D和蜂鸣器Y,所述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J和常开触点J1,其中:
连接铜管2的引线固定在墙面1上(固定点m1),使得铜管2自然垂直,该引线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电源V的正极;
铜丝3插入至铜管2的二分之一处,铜丝3的底端固定(固定点m2)且通过引线连接三极管Q的基极;
电源V的正极、继电器线圈J、蜂鸣器Y以及三极管Q的集电极依次连接;
电源V的正极、常开触点J1、第二电阻R2以及三极管Q的基极依次连接;
三极管Q的发射极通过常闭开关K连接电源V的负极;二极管D与继电器线圈J并联,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电源V的正极。本实施例中,三极管Q为NPN型;引线均导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地震时,悬挂的铜管2与铜丝3接触,此瞬间,三极管Q的偏流导通,继电器线圈J得电,常开触点J1闭合,此后,继电器线圈J一直得电,蜂鸣器Y鸣叫,起到报警作用。打开常闭开关K,停止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9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震报警电路
- 下一篇:0-1-2-3组带ISOFIX接口的儿童安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