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复合式驱动溴化锂吸收式空气源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8938.6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5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毅;冷兴阳;韩静;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5/06 | 分类号: | F25B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童素珠 |
地址: | 200437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复合 驱动 溴化锂 吸收 空气 源热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以及空气源热泵应用领域的装置,尤其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建筑业以及采暖系统等生产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源热泵,通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作为系统主体,结合太阳能利用技术以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水作为驱动热源的一种全新的节能型复合式太阳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空气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其中有将近1/3的能耗是用在建筑上的,能源紧缺、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凸显,这也刺激了一些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人们的视线转移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太阳能、空气能等都属于清洁、无污染、储量无限大的能量来源。与此相匹配的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就目前三者的发展状况,各自的优势如下:
1、太阳能利用方面:
(1).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折合后约为130万亿吨标准煤可释放的热能,是目前世界各种能源消耗总和的20 000倍。储量丰富。
(2).光能可以转化成电能、热能、化学能等多种形式的能量,应用上比较灵活,发展潜力大。
(3).目前新研制的中高温太阳能集热器所产生的水和水蒸气温度可以达到140度以上,大大拓宽了太阳能的应用范围。
2、空气源热泵方面:
(1).空气源热泵能够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从而实现由低温位向高温位转移热量的目的,在建筑物热水以及采暖系统具有宽广的发展空间。
(2).空气作为热源与太阳能一样,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凭借其丰富的来源已成为21世纪大家所期待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3、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方面:
(1).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可以有效的利用余热、废热、尤其在太阳能利用方面优势显著。
(2).驱动方式为热驱动,一方面缓解了电力紧张,另一方面无机械运动部件,运行安全、噪音小。
以上三方面新技术单独的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难题,例如:太阳能虽然来源广,但利用率低,利用较困难;空气源热泵使用过程中仍需要一些电能的消耗;溴化锂吸收式系统的效率偏低等。
但如果将以上技术结合起来,集成为一个系统的话,许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例如可以用太阳能作为溴化锂系统的驱动热源等。
目前已有将太阳能利用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相结合的先例,在忽略溴化锂系统中溶液泵耗电的前提下,结合蓄能罐的应用,甚至也有人提出完全利用太阳能实现系统的全年正常运行,完全取代电、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但这种方案也存在很多问题,即便蓄能罐做得很大,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仍会出现蓄存的太阳能不够用的问题,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个问题,有学者提出复合式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即:在吸收器和发生器之间加一台压缩机,以减少太阳能的负荷,但这又沦入了要利用电能、煤炭等高品位不可再生能源的“怪圈”当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以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作为系统主体,结合太阳能利用技术以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水作为驱动热源,同时结合风冷冷水机组实现空气能作为低温热源,达到系统能量来源广泛,运行安全、稳定;通过在蓄能方式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采用“连续蓄能”的方式,可实现完全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型复合式驱动溴化锂吸收式空气源热泵。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主要解决如何利用太阳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工作的系统设计问题;要解决如何在阳关充足时和阳关不足或阴雨天时的系统设计等有关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节流阀、蝶阀和管道等,还包括:风冷冷水机组、发生器、吸收器、蒸发器、冷凝器、换热器、蓄能罐、太阳能集热器、蓄热罐水泵、双向水泵、发生器泵、供热系统回水泵和风冷冷水机组回水泵,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太阳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空气源热泵,该装置至少包括有:
风冷冷水机组的一路通过风冷冷水机组回水泵与蒸发器相互连接,另一路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相互连接;
发生器的第一路通过管路与蝶阀E和蝶阀F并联后的一端相互连接,第二路通过蝶阀C与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一端相互连接,第三路通过节流阀A与吸收器的一端相互连接,第四路通过发生器泵与吸收器的另一端相互连接,第五路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的第一端相互连接;
吸收器的第一路通过节流阀A与发生器的一端相互连接,第二路通过发生器泵与发生器的另一端相互连接,第三路通过管道与蒸发器的一端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8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远近光灯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车顶防护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