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庭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8087.5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2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7 | 分类号: | B01D35/027;B01D29/5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红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庭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在我国目前近700座城市中缺水的高达400座以上,而其中有近100座城市严重缺水。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必须采用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模式—节约型模式。除了提倡节约用水,开辟新水源外,污水废水的再生利用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将生活污水作为水源,经过适当处理后作杂用水,其水质指标间于上水和下水之间,称为中水,相应的技术称为中水技术。中水可用于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中水回用技术在国外早已应用于实践。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地使用中水,在利用中水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国从六五、七五就开始研究中水的利用,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使用,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正在开发在工业和农业中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庭污水处理装置,研制了一套适用于家庭使用的生活污水回用装置,对中水回用技术的普及和节水减污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 一种家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净水滤芯和动力机构两部分构成;净水滤芯设置于水槽出水口底部,再连接水管后,连接动力机构。
2. 步骤1所述的动力机构主要由中水贮水槽、单向阀、出水管、活塞、活塞连杆、脚柄、弹簧、单向阀构成;其中,家用的水管连接中水贮水槽,贮水槽的出水通过出水管流经单向阀后排放;单向阀由活塞控制开关,活塞通过活塞连杆与弹簧连接;单向阀的开路位置与活塞下移方向一致。
3. 步骤1所述的净水滤芯,其是根据多重复合过滤原理而设计,滤芯从上到下共分为5层,每层的过滤介质都是针对某种污染物的去除而选择的,分别为:粗滤层、精滤层、纤维层、颗粒活性炭层以及膜层。
4. 步骤3所述的粗滤层,其选用的材料是不锈钢筛网,底板可开圆孔或条状孔,开孔率较大,其主要功能是截留菜叶、米粒等体积较大的悬浮物。
5. 步骤3所述的精滤层,其选用的是织物介质,如致密纱布等,孔隙很小,用于截留发丝、肉沫等细小悬浮物。
6. 步骤3所述的纤维层,其选用的是经改性的人工合成纤维。
7. 步骤3所述的颗粒活性炭层,其活性炭滤料由于具有特殊的孔隙结构,形成了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微细孔,从而构成巨大的吸附表面积,可有效的去除水中溶解性的小分子有机物、色度、余氯等。
8. 步骤3所述的膜层,其是最后一层过滤材料,利用其微孔结构,可有效的去除污水中胶体、小分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杂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庭污水处理装置,研究了将生活污水再生技术引入普通家庭的可行性,研制了一套适用于家庭使用的生活污水回用装置,对中水回用技术的普及和节水减污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家庭污水处理装置流程示意图;
图1中水槽1,净水滤芯2,活塞3,活塞连杆4,弹簧5,单向阀6,出水管7,中水贮水槽8。
图2 净水滤芯结构图;
图2中粗滤层9,精滤层10,纤维层11,颗粒活性炭层12,膜层1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家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净水滤芯2和动力机构两部分构成;净水滤芯2设置于水槽1出水口底部,再连接水管后,连接动力机构。
所述的动力机构,主要由中水贮水槽8、单向阀6、出水管7、活塞3、活塞连杆4、脚柄、弹簧5、单向阀6构成;其中,家用的水管连接中水贮水槽8,贮水槽8的出水通过出水管7流经单向阀6后排放;单向阀6由活塞3控制开关,活塞3通过活塞连杆4与弹簧5连接;单向阀6的开路位置与活塞3下移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8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O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PET纤维/桑皮纤维复合吸音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