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7934.6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9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远;李志强;谢中原;都书巍;季文君;李松岷;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00 | 分类号: | E04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刘湘舟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施工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建筑用的工装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框架柱施工操作架。
背景技术
目前,框架柱操作架的一般方法为:浇筑楼板混凝土之前在楼板面预埋地锚,利用预埋地锚搭设悬挑脚手架,待楼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上人进行施工。在此过程中,搭设悬挑脚手架既延误工期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混凝土达标的等待时间更是会延误工期,若楼板混凝土达不到强度便上人施工,将对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及使用安全性造成影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也是框架柱施工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防护方法,但此方法费用较高且组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快捷、可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框架柱施工操作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包括由若干立柱和若干水平杆焊接带有防护装置、作业平台和底座构成的架体,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水平剖面呈Π字形,Π字形包围框架柱构成框架柱的三个竖向围面,所述底座包含两根纵梁,所述两根纵梁的另一端各焊接一个垂直的顶撑装置,所述两个顶撑装置的顶端通过一根工字钢与型钢梁贴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其中所述顶撑装置由一根外套管管内滑动套接一根内套管,所述内套管顶端焊接一个开孔钢板,所述开孔钢板上设有带螺纹孔的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的螺纹孔通过螺杆连接一个U型托体构成。
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其中所述工字钢的两端分别处在两个所述U型托体的U形凹槽内,所述工字钢的中部与建筑结构中的所述型钢梁压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其中所述底座在靠近框架柱处设有兜底板。
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其中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上各自设有若干插孔,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的插孔上共同连接固定螺栓。
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的安装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为一个整体的完整结构。架体带有防护装置、作业平台和底座,其水平剖面呈Π字形。底座的两根纵梁另一端各焊接的顶撑装置。两个顶撑装置通过U型托体以及一根工字钢与楼房结构型钢梁顶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吊车将操作架Π字形的敞口端插向框架柱,将底座落座在楼面板上,向楼里面推进操作架,使其与框架柱保持规定距离,通过顶撑装置将工字钢与型钢梁以压合形式结合牢靠,在型钢梁反作用力下将操作架固定在楼面板上,即可进行框架柱任意科目的作业。它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安装位置随意灵活、省时省力;安装时,降低了对楼板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免除了预埋地锚的工作量,整体吊装,固定后即可上人施工,减少重复搭设操作架的工作量,节省了工期;建筑高层楼房时可层层周转、循环使用,吊装方便快捷,降低了工程成本与人力资源的投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柱施工操作架的安装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在框架柱上的安装使用状态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在框架柱上的安装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正立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施工操作架的顶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框架柱操作架包括由若干立柱和若干水平杆焊接带有防护装置2、作业平台3和底座4构成的架体1。带有防护装置2、作业平台3和底座4的架体1水平剖面呈Π字形,Π字形包围框架柱16构成框架柱16的三个竖向围面。底座4包含两根边缘纵梁5,两根纵梁5的另一端各焊接一个垂直的顶撑装置。两个顶撑装置的顶端通过一根工字钢13与型钢梁14贴合连接。在架体1的上层作业平台3上均铺设脚手板18,便于作业的操作人员使用。底座4在靠近框架柱处设有兜底板15。底座4上铺设花纹钢板。底座4也是下层作业平台。兜底板15的作用是防止杂物意外坠落发生事故。
如图6所示,顶撑装置由一根外套管6管内滑动套接一根内套管7,内套管7顶端焊接一个开孔钢板17,开孔钢板17上设有带螺纹孔的旋转连接件8,连旋转接件8的螺纹孔通过螺杆9连接一个U型托体10构成。外套管6和内套管7上各自设有若干插孔11。外套管6和内套管7的插孔11上共同连接固定螺栓12。
如图1、图2所示,工字钢13的两端分别处在两个U型托体10的U形凹槽内,工字钢13的中部与建筑结构中的型钢梁14压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7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式去毛刺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磨地机的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