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料瓶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7589.6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0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派乐滋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1/32 | 分类号: | B65D81/32;B65D85/72;B65D51/24;B65D53/02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料 瓶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瓶盖结构,属于容器封口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饮料都有一定的保质期,果汁类饮料的保质期更加短,且有贮藏温度限制。在外部温度、紫外线等不利因素的作用下,饮料容易变质,给人们带去了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料瓶盖结构,将饮料的溶质与溶剂分离开来,提高饮料的保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饮料瓶盖结构,包括上瓶盖和下瓶盖,传动件截面通过超声波焊接于上瓶盖顶壁上,传动件与上瓶盖同心放置,传动连杆通过螺纹连接旋入传动件内,传动连杆内为空腔;下瓶盖的顶部中央设有连杆导向,与传动连杆内腔配合;溶质容器下端由铝箔封底,容器连杆置于容器内,容器连杆为腔体,将外界与容器底部腔体连通,溶质容器与下瓶盖内腔顶壁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且位置同心;在下瓶盖内腔与溶质容器之间设有防漏环;上瓶盖采用防盗瓶盖结构与下瓶盖连接;下瓶盖与瓶体通过螺纹连接。
溶质容器内腔内径尺寸有个过渡减小的限位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饮料的溶质单独置于瓶盖内,饮用需要时与饮料溶剂混合,提高饮料的保质期,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瓶盖,2、传动连杆,3、传动件,4、连杆导向,5、下瓶盖,6、容器连杆,7、溶质容器,8、瓶体,9、防漏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饮料瓶盖结构,包括上瓶盖1和下瓶盖5,传动件3截面通过超声波焊接于上瓶盖1顶壁上,传动件3与上瓶盖1同心放置,传动连杆2通过螺纹连接旋入传动件3内,传动连杆2内为空腔;下瓶盖5的顶部中央设有连杆导向4,与传动连杆2内腔配合;溶质容器7下端由铝箔封底,容器连杆6置于容器内,容器连杆6为腔体,将外界与容器底部腔体连通,溶质容器7与下瓶盖5内腔顶壁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且位置同心;在下瓶盖5内腔与容器之间设有防漏环9;上瓶盖1采用防盗瓶盖结构与下瓶盖5连接;下瓶盖5与瓶体8通过螺纹连接;溶质容器7内腔内径尺寸有个过渡减小的限位段。
饮用需要时,旋转上瓶盖1,传动连杆2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传动连杆2通过连杆导向4与容器连杆6在一条线上,容器连杆6在传动连杆2的推动下,顶破溶质容器7下端的铝箔,使溶质落入饮料瓶内,摇晃后旋开下瓶盖5即可饮用。
通过将饮料的溶质单独置于瓶盖内,饮用需要时与饮料溶剂混合,提高饮料的保质期,方便实用,此外溶质容器7的限位内腔可以防止连杆完全撕破铝膜掉入瓶中,更加环保卫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派乐滋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派乐滋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7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81-00 用于存在特殊运输或贮存问题的装入物,或适合于在装入物取出后用于非包装目的的容器、包装元件或包装件
B65D81-02 . 特别适于防止内装物受力损坏
B65D81-18 . 为内装物提供特殊环境,例如高于或低于室温
B65D81-24 . 适于防止内装物变质或腐败;应用食品防腐剂、杀菌剂、杀虫剂或动物防蛀剂的容器或包装材料
B65D81-32 . 用于包装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料,这些物料在混合使用前必须保持分开
B65D81-34 . 用于包装打算在包装件内烹调或加热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