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韧性较强的钓鱼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7210.1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4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丰亮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B32B1/08;B32B17/02;B32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钓鱼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韧性强、摩擦力好、绝缘性高的一种韧性较强的钓鱼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鱼竿是钓鱼工具之一,其材质从竹杆、金属、玻璃纤维一直发展到现在的碳素钢。鱼竿划分为:整体长度为一体的整体型、按照一定长度进行分段的分段型、以及保管时折叠或者分离而使用时拉出或者插入来连接的多节性。鱼竿使用过程中要求重量轻、具有充分的弹性弯度、发挥适当的韧性强度,具有防止折断的韧性,也就是说,鱼竿必须具有重量轻、弹性好、支持强度高等特点。
为了满足上述结构特性,最近出现的鱼竿大部分采用玻璃纤维或者碳素钢材料。制造时,向圆周方向贴紧几层玻璃纤维或者碳素钢,然后进行热处理,硬化成一体后,最后杆芯中脱膜。可是这些原有鱼竿因为根据玻璃纤维或者碳素钢材向圆周方向黏贴几层甚至重叠,通过增加厚度来达到强度,因此存在材料耗用量较大、重量重、生产成本高、弯曲不良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韧性较强的钓鱼竿,能够解决现有钓鱼竿存在的材料耗用量较大、重量重、生产成本高、弯曲不良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韧性较强的钓鱼竿,包括内管体,在所述内管体外壁上包裹有一玄武岩纤维材料的纤维束,纤维束呈螺旋状缠绕在内管体外侧壁上,所述螺旋纤维束外面包裹有玻璃纤维布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玄武岩纤维束之间设有其2.5~3倍直径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鱼竿内管体外的螺旋纤维束材料由玻璃纤维改为采用玄武岩纤维,既可提高鱼竿的强度又大幅度增加了鱼竿的柔性,不易折断;在玄武岩纤维束外再包裹有一层玻璃纤维布,并设置一定的间隙,增强握鱼竿的手感,便于掌控鱼竿的起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韧性较强的钓鱼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内管体,2、玄武岩纤维束,3、玻璃纤维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内管体1,在内管体1外壁上包裹有一玄武岩纤维材料的纤维束2,纤维束2呈螺旋状缠绕在内管体1外侧壁上,螺旋纤维束2外面包裹有玻璃纤维布层3。
进一步,玄武岩纤维束2之间设有其2.5~3倍直径的间隙。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鱼竿内管体1外的螺旋纤维束材料由玻璃纤维改为采用玄武岩纤维,既可提高鱼竿的强度又大幅度增加了鱼竿的柔性,不易折断;在玄武岩纤维束2外再包裹有一层玻璃纤维布3,并设置一定的间隙,增强握鱼竿的手感,便于掌控鱼竿的起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丰亮,未经郭丰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7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