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多功能氨法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6291.3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力;石振河;张羽;赵晓辉;董玉洁;李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创新园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多功能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中的脱硫塔,特别是一种气液分离设备,用于脱除烟气中的SO2,具体地是一种复合式多功能氨法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燃煤和钢铁生产大国,排放的烟气量十分巨大,烟气中的SO2等污染物导致的酸雨对人类的生活、环境、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日趋严重。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控制SO2的排放量,近年来各种脱硫工艺技术与装备发展迅速。其中,湿式氨法脱硫工艺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脱硫工艺之一,其烟气脱硫的原理是:采用碱性脱硫剂与酸性SO2气体进行中和反应,该反应是在分离设备中进行的,具体地说,是在一种脱硫塔中完成的。因此,设计、制造出传质效率高的脱硫塔,是烟气脱硫的关键,而目前现有技术的脱硫塔功能单一,仅具有分离功能。因此,当需要对吸收的烟气中SO2进行综合利用时,还需要配置其他装置和设备,不仅投资费用高,占地面积大,而且工艺繁琐,操作复杂,能耗也较大。如何用单一的脱硫塔,完成上述任务,是行业努力的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现有的脱硫塔必须要解决一系列结构问题。另外,行业中在脱硫塔的SO2吸收段采用的气液接触元件为填料式或筛板式的装置,这类气液接触元件运行阻力大,易堵塞结垢,影响脱硫塔运行的平稳性和脱硫塔传质效率,寻找适合的气液接触元件是目前行业努力解决的另一目标,解决、实现这两大目标,已势在必行,迫切需要,意义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多功能氨法脱硫装置,解决、实现本行业这两大目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复合式多功能氨法脱硫装置,为一个立式的单塔脱硫塔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亚硫酸铵氧化段,硫酸铵浓缩段,SO2吸收段,水洗段,除雾段和净化烟气直排湿烟囱段,有一烟气进口设置在脱硫塔体的下部,有一净化气出口设置在净化烟气直排湿烟囱段的直排湿烟囱的顶部,有一用于氧化的空气入口设置在氧化段的下侧部,有一工艺水用入口设置在水洗段的上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创新点在于:所述SO2吸收段中装有的气液接触元件,为一层或数层角钢筛孔板,SO2吸收段中装有一层或数层循环喷淋装置,并带有水洗管网。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段设有一级氧化空气分布管网装置,氧化空气进气主管为渐缩型,支管分布均匀,管网离塔底高度1~3m。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段,在靠近顶部处设有二级氧化空气出气管,在硫酸铵浓缩段的底部设有二级氧化空气分布管网,二级氧化空气分布管网主进气管比浓缩段持液高度略高,一般在1~4m。
进一步的,所述硫酸铵浓缩降温段与氧化段之间设有隔塔板,有一稀硫酸铵溶液入口设置在浓缩段的上部,有一硫酸铵溶液的出口设置在浓缩段的下部,通向循环槽,有一氨水入口,设置在氧化段下侧部,有一浓缩降温喷淋层设置在浓缩降温段的顶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SO2吸收段与硫酸铵浓缩段之间设有气体分布器的隔塔板,及均匀分布的风帽,风帽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或其他形状,SO2吸收段中装有气液接触元件,为一层或数层角钢筛孔板,SO2吸收段中装有一层或数层循环喷淋装置,可以为折板式或者屋脊式,并带有水洗管网。
进一步的,净化后的烟气经设置在直排湿烟囱段顶部的出气口排向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创新园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创新园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6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桩滚焊机电极调节机构
- 下一篇:带有过滤梯度的耐热纤维过滤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