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旋转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3046.7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毕全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椒海丰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可旋转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冲压模具一般包括上模、下模和冲压动力设备,所述的上模固定于冲压动力设备上,将物料(待冲压件)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开启冲压动力设备,使上模瞬间向下冲压,将物料成型于上下模之间。大型的冲压模具一般采用液压机为冲压动力设备,即采用液压机完成合模动作。由于现有技术的冲压模具的下模是固定的,上模只有在冲压动力设备的作用下竖直运动。然而,很多时候,需要物料上不同角度冲压出多个相同或对称的图形,因此,需要分多次冲压完成,冲压效率非常低。即便如此,由于多次冲压需要更换模具,或调整物料的位置,难免会造成冲压不精确,从而导致多次冲压成型的形状排列次序或角度紊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多个相同或对称形状的一次成型的可旋转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可旋转冲压模具,包括模具和模具载体,所述的模具安装在模具载体上,模具与模具载体的连接为可转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增设了模具载体,通过模具与载体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在完成一次冲压后,可以转动模具并定位,再进行下一次冲压,这样就可以在物料上冲压出多个相同形状而角度不同的图案了,不仅冲压效率高,而且无需更换模具或调整物料,保证了冲压准确度。
作为改进,所述的可旋转冲压模具还包括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安装在模具载体上,模具连接在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可转动连接是指通过转动电机连接。采用电机来调节模具的转动角度,非常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模具,2、模具载体,3、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冲压模具,包括模具1和模具载体2,所述的模具1安装在模具载体2上,模具1与模具载体2的连接为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可旋转冲压模具还包括转动电机3,转动电机3安装在模具载体2上,模具1连接在转动电机3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可转动连接是指通过转动电机3连接,转动电机可采用伺服电机,便于控制调节的角度量。
除了以上结构,需要设置定位机构来固定模具,因为单凭电机的输出轴的固定势必不够牢固,为了提高其可靠性,在调整好角度后,需要及时将模具进一步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采用本实用新型,增设了模具载体,通过模具与载体之间的可转动连接,二者之间通过转动电机实现转动连接,在完成一次冲压后,可以转动模具并定位,再进行下一次冲压,这样就可以在物料上冲压出多个相同形状而角度不同的图案了,同时再辅以定位机构,以保证冲压的稳定性。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椒海丰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全椒海丰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30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